投資萍語:分析中資股要看毛利率 - 熊麗萍

投資萍語:分析中資股要看毛利率 - 熊麗萍

港股在踏入第二季,暫時已交出了成績,恒指已反彈至24000點以上收市,但一般投資者仍相當審慎,恒指在24000點水平料提升不少人的沽貨意欲。
以近期大市走勢來看,美國及內地股市仍為主導港股的重點。筆者看好今季大市之餘,提醒大家仍需留意其反覆走勢。在個別股份方面,藍籌股業績期已暫告一段落,股價受業績因素的影響已減退,反而與大市投資氣氛關係較大。而中資股亦大多已發佈其2007年成績表,本周的焦點是中交建設(1800)、建設銀行(939)、中煤能源(1898)及鞍鋼(347)等。可以預期上述公司去年度盈利不會令人失望,但股價卻不一定跟隨盈利增長而上升。

股價不升有原因

事實上,從已公佈業績的中資股(尤其是原材料、能源及工業股等)來看,營業額增長並未帶動盈利同步上升,這主要反映企業面對生產成本及產品價格不同變化之結果。由於商品價格上升、工資上漲,內地對環保的要求不斷提高等,令廠商生產成本大增,但產品價格卻未能即時或不能轉移到入口商及用家身上,一些因為生產規模擴大的企業,其營業額當然有所增長,但盈利卻未能同步增長,即使對原材料生產企業(例如鋼鐵生產商),亦面對鐵礦石價格及燃料上升的壓力。
在面對如此經營環境轉變,加上過去兩年不少國企獲注入新資產,令產能及盈利有大幅增長,但真正利潤率卻反而下跌。因此,公司營業及盈利數字並非對影響股價的主要因素,反而經營毛利潤對股價的指揮作用更大。
中下游企業固然如此,即使一些上游企業,例如中石油(857)、紫金礦業(2899)亦面對同樣情況。
以中石油為例,由於其主要收入來自原油及天然氣開採,國際油價上升理應對其盈利有幫助,但由於中國政府對石油企業徵收暴利稅,國際油價升越每桶40美元,中石油便需繳付暴利稅。相反,其煉油業務卻因為成品油價格調升受限制而令經營虧損,政府補貼亦只能減輕部份負擔,而集團去年整體毛利下降至23%,低於2006年度的28%,這其實已解開了不少投資者對中石油股價不能跟隨國際油價上升的謎團。

中石油10元買得過

另一明顯例子是紫金礦業,由於新投產的金礦之開採成本較高,因此,即使去年產量上升及金價上升,但毛利率只為29%,僅較2006年高3個百分點。由於業績未如預期般受惠於金價,股價亦即時應聲下跌。
在政府對產品價格、稅率、環保等新政策暫時不變的情況下,未來中資股業績仍應以其毛利率為關注點,更不宜將商品價格上升視為相關企業盈利及股價上升的必然關係。
緊接着去年業績發表之後,A股上市公司亦將於本月中開始進入首季業績公佈期,市場普遍憂慮首季業績欠佳,但筆者對此絕不感到意外。由於去年首季企業盈利急增,今年的經營環境卻明顯轉差,在比對基數較高的因素下,今年首季及未來數季盈利增長倒退應是意料中事,因此,大家應有足夠心理準備迎接更多的「盈警」。
只要明白前述毛利率問題及盈利倒退的技術因素,股價受短暫業績因素影響反而是吸納時機。中石油(857)現價PE為10倍,在10元水平有吸納價值。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