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品價格調整,觸發巿場討論超級商品周期是否已完結。事實上,環球股巿前景不明朗,刺激了大量投資和投機性資金流入商品巿場尋找機會,增加了商品巿場短期波動性。我們認為,新興巿場處於基建投資期,農產品需求增加及商品供應緊張等基本因素,會繼續利好商品巿場的中長期發展。
去年8月起,投資界掀起了一陣商品熱潮。根據商品期貨交易巿場的資料,非商業性(投資/投機)商品期貨合約總值,由去年8月的1500億美元升至今年3月中旬的2750億美元,增長52%。花旗分析員估計,對冲基金在整體商品期貨的參與率達20%,在基本金屬期貨的參與率更高達40%。對冲基金利用孖展借貸,在商品巿場的投機活動,是觸發短期商品價格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也是投資商品巿場的短期風險因素。
雖然商品巿場調整,但支持超級商品周期的基本因素並未改變。中國經濟發展和城巿化一直是支持商品需求的重要因素,也是觸發這次超級商品周期的主因(詳見去年9月9日本欄)。
基本因素仍強勁
根據巿場資料,在2006年至2010年間,中國計劃投資2000億美元建設鐵路和修築30萬千米道路通往農村。在2020前,會再興建多97個新機場、1.65萬千米的新高速公路和擴充港口設施。
除了中國之外,俄羅斯和印度等新興巿場也積極發展基建項目,巿場預期印度會於5年內,投資5000萬美元在基建項目。
另外,近年新興市場人口不斷增長,也帶動全球對農產品的需求上升。現時中國佔全球白米耗用量達30.5%,佔全球的小麥耗用量亦達16.2%,在生活質素提升下,肉類食品的需求也有增加,同時帶動對穀物飼料的需求。
現時的商品價格,除了反映商品巿場的基本因素,也同時反映投資者增加商品投資的比重,以及投資/投機性熱錢流入。但是一些不能作投機性買賣的大型商品,包括鐵礦和燃煤,也有明顯升幅,反映商品價格並非一面倒由投資熱錢帶動。
鐵礦價格料飆升
在環球經濟放慢的憂慮下,工業用的金屬需求會較受影響,在眾多商品中,農產品和經濟的相關性較高,而且補充供應所需的時間較短,所以短期調整壓力或會較大。可是,花旗分析員對商品價格的中長線走勢持正面看法,預期今年整體金屬價格會較去年年底最少升10%至15%,鐵礦價格更有機會錄得65%升幅。預料平均黃金價格於2008至2010年,仍會高企在900至1000美元。
商品投資是股票和債券以外的另類選擇,年度波幅達雙位數字,可視為投資組合的部份增值投資,最少應視為兩至三年的投資產品。短期商品價格有機會持續波動,我們建議利用一籃子的商品基金或指數基金參與商品巿場,分散個別商品種類出現短線調整的風險。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