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股市大跌,總有打工仔問:「將強積金轉到債券基金好唔好?」近期債券基金表現雖跑贏股票基金,但環球股市過去數月已顯著調整,現在才換馬到債券基金隨時「食水尾」,兼錯過爭取長線回報機會。再者,強積金組合換馬的考慮條件,最重要因應年齡,而非市況。 記者:李嘉麟
美國次按影響自去年8月開始浮現,包括港股在內的環球股市經歷大幅調整,亦拖累強積金股票回報。去年9月至今年2月,強積金整體平均回報為0.4%,股票基金平均錄得2.94%跌幅,但同期債券基金平均錄得7.49%升幅,跑贏各類資產類別。去年11月及今年1月,債券基金及股票基金的表現差距更為明顯,債券基金分別錄得1.64%及2.59%升幅,股票基金則分別下挫6.32%及11.67%。(表1)
回報受惠滙率收益
近期環球債券孳息率下跌,債券價格上升,是債券基金跑贏大市原因之一。其二是債券基金組合中可以投資不同貨幣基礎的債券,包括澳元、歐元、加元、英鎊及美元等主要貨幣,美元走勢持續疲弱,其他主要貨幣正處強勢,基金表現同時受惠債券價格上升以及滙率收益。
歐元、澳元及英鎊走勢強勁,持有較多這類債券的基金,表現亦較突出,以宏利環球精選(強積金)計劃-宏利MPF國際債券基金為例,其歐元、澳元及英鎊佔整體組合比重已近五成(圖1),該基金年初至今升達6.56%,過去一年升幅則達12.42%(表2)。
專家意見
趁低買股爭取長線回報
駿隆保險顧問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表示,投資者擔心股市見頂,減持股票及增持債券比重,是可以降低投資風險。不過股市近期已累積不少跌幅,現時才將股票組合轉到債券並不化算;再者,強積金的投資理念是長線投資,投資組合宜因應年齡作出調整,並非取決於短期市況波動。
吸引力仍不及股票
年紀越大,強積金組合所持的債券比重越高,50歲以下的僱員投資策略最好以進取為主,債券比重宜少於20%,50歲以上可將比重增至30%,60歲以上將近退休,債券比重可進一步增至70%。
JF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崔永昌表示,環球股市自去年10月起轉趨波動,市場投資意慾較低,推高債券基金表現,未來債券基金仍有機會繼續扮演避難所角色。然而美國息口有機會接近見底,美國情況有可能較預期理想,壞消息逐步消化,有機會影響債券後市表現。從長線投資角度及今年展望,股票的投資價值較債券吸引,股票經過近期調整,趁低買股票可以爭取長線回報。
息口趨跌前景穩定
理柏:「美國聯儲局無可避免繼續減息,美國國庫債券及企業債券息差進一步擴闊,反映市場預期未來會再減息,在低息及增長環境呆滯下,將有利政府債券,不過由於市場預期,企業盈利及信貸質素進一步轉差的機會仍然存在,非政府債券前景仍具挑戰。」
霸菱:「市場信心薄弱,投資者似乎不願投資於較高收益的工具,我們已決定在長短債券息差當中,擴闊速度預期最快的市場上,持有政府債券。到目前為止,美國債券市場便是如此,而歐洲、英國及澳洲債券市場,亦值得看好。」
景順:「鑑於政府債券孳息已下跌一段長時間,進一步大幅下挫的機會不大,加上投資者轉投優質資產或會提供支持。經濟數據轉弱,但大部份利淡因素已於價格反映,我們的債券基金組合持有現金比重較一般高。」
知多啲:未受次按危機拖累
獲評級機構授予高投資評級的美國次按相關債券產品,令多間歐、美投資大行中招,亦有對冲基金因此而爆煲。不過強積金中的債券基金未見受到次按相關產品影響,業界人士透露,強積金所投資的債券,主要為政府債券和優質大企業所發行的債券,所以強積金債券基金未有受次按問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