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民可能需要長時期捱貴米。有出口食米到本港的泰國米商承認,有泰國農民及食米買手正利用稻米失收而囤積居奇,不斷推高米價牟取暴利。
本港食米入口商認為,泰國米售價持續上升,將會迫使部份低收入家庭改食便宜兩成的中國米。
農民及買手善價而沽
泰國米出口價過去一個半月,由每公噸600美元升至1,200美元,升幅一倍。泰國米商鄭譚滿接受亞洲電視訪問時表示,有些泰國農民及買手因為米貴而囤積食米,等待好價錢才出售,令米商收集貨源出現困難。她估計農民會一直等,直到價錢越升越高,直至一個滿意的價格才出售,暫時未知米價何時才見頂。
有報道指,港府將在下周與米商開會,商討增加入口內地米以紓緩泰國米價上升的問題。本港食米入口商李豐年認為,「𠵱家唔係白米短缺,入口乜嘢米主要由市場需求決定,入多啲內地米,如果無人買,一樣無用」。泰國米貨源目前雖然比前稍為緊張,以香港一年只需30萬噸的耗米量,未至於會出現米荒,倒是他們每訂一批新米,價格都比之前上漲,所以泰國米零售價稍後肯定會再升。
內地米便宜兩成有飯味
他指出,泰國米佔本港食米市場九成,主要原因是年輕一代港人習慣了軟熟的泰國米,但一些低收入家庭,尤其是長者及來自內地的新移民,可能會改食便宜兩成的內地米。其實內地米比較有飯味,只是較硬身,做炒飯內地米便比泰國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