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家庭暴力事件涉及家中精神病患者,醫院管理局去年推行「社區精神健康協作計劃」,派醫護人員到社區,主動接觸懷疑隱蔽精神病患者,若有需要轉介到醫院治療。九龍西醫院聯網正處理60宗個案,當中不少已釀成家庭暴力問題;另有年輕女子原來患精神病已10年,經治療後重獲新生。 記者:陳沛冰
葵涌醫院精神科社康護理服務部資深護師巫蓓雲表示,以往醫院接觸精神病患者,只靠患者或親屬向醫院求診,存有一定困難。去年10月推行的新協作計劃,社署家庭服務中心每年接獲1,400至1,500宗的懷疑精神病個案,會先轉介至志願組織,經評估後若認為患者疑有精神病,會轉介至醫院。
護士上門協助
她指,醫護人員評估個案後,若認為患者可能有精神問題,會派護士上門,與患者及家屬接觸,「咁樣可以令我哋深入社區,主動接觸隱蔽精神病人」。
九龍西醫院聯網至今正處理60宗個案,當中逾半正接受跟進,其中一成需入院治療,當中有三至四宗個案,因有自殺傾向需強制入院。
巫表示,不少個案涉及家庭暴力,如一名疑有精神病太太,懷疑丈夫有外遇,半夜起床狂打丈夫,丈夫忍無可忍下離家,剩下兩名讀中學及一名讀小學的子女,結果子女認識了吸毒的壞人。醫院負責跟進太太病情,社署則跟進家庭問題。局方希望可及早發現類似個案,阻止悲劇發生。
她又指,一名年輕女子終日在家中吵鬧,不停向家人講粗口,半夜在廚房拿起菜刀揮舞,令家人受極大困擾。最近家人向自願組織求助,經醫院跟進後,才知她已患精神病10年,經過兩個月治療後脫胎換骨,「成個斯文晒」。
部份參與社區精神健康協作計劃的志願機構
地區:黃大仙及西貢區
志願團體:利民會
地區:九龍城及油尖旺
志願團體:善導會
地區:深水埗
志願團體:新生精神康復會
地區:荃灣及葵青
志願團體:香港明愛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