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在即,500多名中國運動員正全力備戰,期待在運動場上爭金奪銀,他們大概不會去想,當他們結束運動生涯,回到普通身份時,他們會否面臨生存危機。有前世界女子長跑冠軍就私底下為他們祈禱:一定要預早安排,千萬別學我,退役後無以為生,要靠賣獎牌、擺地攤過日子! 本報記者
這位默默為即將出征的中國運動員祈禱祝願者,名叫艾冬梅,現年27歲,曾經是中國「火車頭體工大隊」的專業運動員,先後10幾次在世界大賽中奪獎,包括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冠軍、大連國際馬拉松賽冠軍、日本千葉公路接力賽冠軍等。
2003年退役後,由於與原單位不和,加上不滿教練剋扣她的比賽獎金,入狀法院狀告教練和原單位,與原單位翻臉,成為無業游民。加上長年訓練致腳傷要治療、孩子剛出生不久等,一家三口僅靠丈夫每月300元生活費維生。她曾試過擺地攤賣衫,但無濟於事。
金牌1000元 銀牌500元
無奈之下,她做出驚人之舉:公開拍賣自己的獎牌:金牌開價1,000元一枚,銀牌300至500元,銅牌只要100元。此舉引起內地社會巨大轟動,各地電話紛至沓來。人們為她的遭遇感到悲哀,更多人希望她不要賣獎牌,因為「那是你前半生的血汗和榮譽!」
獲捐助20萬 開舖賣衫
有熱心人給她寄去兩萬元,但不要獎牌,她不好意思,硬送給對方一枚獎牌,直到事件惹起各界重視並出手相助,她才帶着兩萬元親往對方家,贖回那枚獎牌。事件還導致中國體育界掀起一場對退役運動員待遇的大討論,現行制度受到狂轟,也扭轉了她的命運:她的官司贏了,獲賠10多萬元,並獲得20多萬的捐助。
記者在北京通州一個商場見到這位前長跑冠軍,她以自己名字開了一個服裝專賣店,小小的店面專賣體育休閒服。店內掛着她與中國很多知名運動員的合照,還有名將們的簽名,「衣服是廠方賒給我代銷的,舖租商場方面也給我免一年。」體形肥胖的艾有點不好意思地對記者說。
她坦言生活已大有改善。但即便她自認如此,這位前世界長跑冠軍的家庭仍是相當貧寒。她在京郊通州租住一間老式房,家徒四壁,初時連電視機也沒有。她最心疼的是,兒子一天天長大,但卻沒有錢給兒子買玩具,只有把保存的獎牌給兒子當玩具。
她坦承現在情況有改善,是因為媒體的廣泛報道,「如果不是你們媒體報道,我也許還會和很多退役運動員一樣,窮困潦倒,為生存而苦惱。」所以她希望「媒體要多報道那些還生活在困頓中的運動員,促使他們有改善的機會。」她還說:「不希望那些正準備上場拼搏的運動員們,退役後還像我這樣,回到最底層掙扎!」
-落魄運動員-
戴國宏 泳后改賣菜做打雜
1993年,戴國宏在西班牙世錦賽上打破5項游泳世界紀錄,但在1996年奧運選拔賽前,她突然因扁桃體發炎等因素,痛失奧運參賽資格。戴退役後再競聘教練過程中落選,無奈之下開始自謀出路,先後從事賣服裝、賣菜和打雜等工作。現與丈夫過着平淡的生活。
鄒春蘭 舉重冠軍當搓背工
她曾先後20多次在世界大賽上獲獎,並曾打破世界紀錄,但退役後失業,一度淪落到去澡堂幫人搓背。且因當年訓練長期服用含激素的「大力補丸」,導致身體男性化,要整容恢復女性之身,令外界轟動。
-風光運動員-
伏明霞 嫁入豪門成為港人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奪10米跳台冠軍,當時她只有14歲,成為奧運史上最年輕的冠軍,被譽為「跳水皇后」,退役後嫁給港府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生兒育女,安享榮華富貴。
鄧亞萍 乒后闖國際奧委會
曾連續多年奪得女子世界冠軍,深得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看好,退役後保送入清華讀書,畢業後獲邀成為國際奧委會成員,現為北京奧組委官員,為中國運動員絕無僅有之例。
話你知:退役運動員每年3000人
目前,中國註冊專業運動員約5萬人,每年約有3,000人退役,但獲妥善安置不到千人。計劃經濟時期,運動員退役以安置為主,現改為一次性補償,但金額不一,有錢地區可能有幾十萬,沒錢地區或者只有幾千元,甚至一分沒有,要自謀生路。而中國運動員從小訓練所以讀書不多,文化有限,退役後就業很難。雖然當局規定:獲全國或世界大賽前三名者,退役後可免試入大學學習,但仍有九成退役運動員無法圓夢,從而影響了他們再就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