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者朋友忽然問到自己的飲食之道,第一反應是無言以對,皆因對食從來不講究,也不懂講究,但再三細想,原來飲飲食食是我睇波的興奮劑。
由小時講起,細細個如我有被老竇帶過入場的話,總會對冰菠蘿冰木瓜有深刻印象,當年觀眾興企起身睇波,小童們其實望極有限,都只是在大人的腳後玩耍咬瓜,雪糕筒當然也好食,只是街場外周街都有,反而是那些木瓜菠蘿,彷彿是球場獨家發售。
大一點兼職從事文字記者的日子,有一段時候常常要放學後趕到球場睇甲組波,時間趕急之下,永遠入場前都會記得買個飯盒入場邊睇邊食。豪一點加上有時間的話,就會買一盒烤雞套餐,有雞有粟米有薯蓉那款,豐富程度可以食足半場。
講波至愛食米線
趕一點的話,旺角場外有兩家快餐店亦有特快而廉飯盒,啱晒扒兩啖就開口大叫一通的球迷們。
從事講波工作以後,由於不時通宵直落,一些令人醒神的「鹹濕」食物是行家們至愛。至於本人還有另一心頭好──米線一大碗,皆因可以做一陣,食兩啖,兼且有湯底的關係,該碗米線竟有越食越多之感,越浸越漲也。
波與食之間,關係原來很親密。
文:馬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