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貨幣是會直線下跌而完全沒有反彈的,美元今年首季的跌幅頗大,出現反彈乃是遲早發生的事,問題指是觸發其反彈的理據是否充份。不過,美元在過去三日強力反彈,仍有點出人意表。
周二瑞銀和德銀兩大歐洲銀行宣佈今年首季再為所持按揭債券減值合共約230億美元,前者的撇賬多達190億美元,令其次按減值金額增至371億美元,虧損蓋過一眾美資大行,令市場驚覺次按並非美國要單獨面對的問題。
由於滙率是相對的,既然歐洲亦無法避過風暴,歐元相對美元是否已過強,自然引起投資者關注。
日本數據差 日圓回吐
另外,德國同日公佈的零售銷售錄得1.6%跌幅,遠較預測數字的上升0.9%疲弱,再加上西班牙央行調低經濟增長預測,益令市場擔憂高估了歐元區的經濟發展潛力。
投資者趁高位鎖定歐元買倉利潤,以致歐元與上月17日締造的1.5904美元紀錄高位始終緣慳一面。
至於日圓出現回吐則是意料中事,一來踏入4月1日的新會計年度會有資金流出,二來日本近期的數據表現實在過於差劣,尤其是短觀報告中的大型製造業指數由19跌至11,不但是近三年來最大跌幅,企業對前景的信心更極度悲觀,預期六月季度該指數會進一步急跌至7,再加上周初的工業生產數字亦顯示出口正受到美國經濟放緩所影響,上周的數據又顯示失業率回升,通脹則高達1%。
在滯脹陰影籠罩下,買了日圓的投資者自然如坐針氈,爭相找機會平倉離場。
憂通脹惡化 歐難減息
由於歐元區生產物價年率高達5.3%,而消費物價漲幅亦達3.5%,反映歐洲央行諸理事對通脹的擔憂有根有據,歐洲央行在今年上半年維持基本利率於4厘的六年高位機會甚大,與減息呼聲高唱的美元相比,息差優勢擴大的預期心理,將限制歐元的回吐空間,故此歐元仍可趁低吸納。
不過要小心的是,歐元挑戰紀錄高位功敗垂成後,已在1.59美元附近形成雙頂,技術層面暫時不容許我們對歐元短期能破頂抱有太大期望。
馮鏗 外滙業資深從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