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信貸危機稍為紓緩,刺激金融股周二顯著反彈,但《華爾街日報》指,銀行業資產負債表的狀況大不如前,加上信貸風暴令部份業務元氣大傷,現時仍未是吸納金融股的良機。不過,日本銀行業借出的海外貸款創8年高位,成為次按危機下的大贏家。
投資者認為瑞銀和雷曼售股集資可望降低其負債比率,刺激金融股大漲,但由於不少大行的負債比率甚高,這意味他們須發行大量新股,才可將負債比率降到滿意水平,且此舉會攤薄每股盈利,長遠來說會令股價受壓。
部份分析師更稱,集資只可暫時粉飾惡劣的資產負債表;由於壞賬趨升,加上撇賬額可能較預期大,這意味金融股後市仍有隱憂。經紀行SterneAgee分析師瑞安說,金融股周二勁升只是熊市反彈,若本月稍後出爐的業績欠佳,或會重拾跌軌。
市場擔心花旗集團和美林首季在次按相關項目、槓桿式貸款和商用物業貸款的損失可能較預期大,導致期內錄得虧損,因此在金融股業績公佈期完結前,吸納仍有風險。高盛分析師塔諾納估計,花旗和美林首季或須為債務抵押債券(CDO)減值120億美元和20億美元,這意味他們未來數月或須額外集資。
另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受按揭壞賬困擾的美國著名金融機構NationalCityCorp(簡稱NCC)正考慮賣盤予其同業KeyCorp,若交易成事,合併後的公司將獲私募基金KKR注資。NCC本周二稱,正考慮各種策略性方案,並已聘高盛為顧問。對於上述報道,NCC、KeyCorp及KKR均不予置評。
日銀行海外放貸激增
此外,《日經新聞》報道,歐美金融機構因次按風暴而減少放貸活動,令日本銀行業趁機分一杯羮,加上日本境外的企業越來越難在市場集資,故紛紛向日資銀行借款,令日本銀行業截至2月底的海外放貸額增至接近32萬億日圓(約2.5萬億港元)的8年高位,按年升24%。當中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去年末季海外放貸額增至8萬億日圓,三菱東京UFJ銀行及瑞穗金融集團則超過12萬億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