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監會日前公佈《發電權交易監管暫行辦法》,在國家層面上,確立發電權交易。表面上這措施的目的是貫徹節能減排政策,令火電與清潔能源的發電機組可以靈活交替,但骨子裏,相信亦是衝着電價不能提升而來。簡而言之,中短期內地電價仍會「鐵價不二」,但有可能再出現一些小恩小惠,減輕電力集團負擔。 記者:陳健文
根據《辦法》的內容,發電權交易是指以市場方式實現發電機組、發電廠之間電量替代的交易,也稱替代發電交易。發電權交易的電量包括各類合約電量,主要參照省級人民政府下達的發電量指標。在發電權交易原則上,是由高效環保機組替代低效、高污染火電機組發電,由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發電機組,替代火電機組發電。
降低效高污染電廠發電量
這樣的發電權交易,就像歐洲部份國家實行的炭排放交易的變奏。各電廠可以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將其發電權售予其他電廠,以達到賺取更多利潤或減免出現虧損的情況。這樣便可以在不影響整體發電量的情況下,減少發電效益較低電廠的發電量,從而達到減排又節能的目標,形成三贏局面。
今年首兩月 7成電廠蝕錢
再想深一層,這個辦法都可算是不能再啓動煤電聯動前,不是辦法之中的一個辦法。自06年最後一次實行煤電聯動至今,內地煤價已累升逾30%,單計今年首兩個月,內地電廠與煤炭供應商簽署的供煤合約,平均價格亦上升了逾15%。由於電價不能調整,各大電廠目前面對的成本壓力不小。
有電力企業老總曾表示,他聽聞於今年首兩月,內地就有70%的電廠是處於虧損狀況,原因就是煤炭成本高過電價。靈活運用發電權交易,有機會可解決部份因市場被扭曲而出現的問題。
舉例說,好像令一些高效能而又具剩餘發電能力的電廠,可藉此賺取更多盈利,紓緩成本上升壓力,又可保持供電的穩定性。
話雖如此,這個《辦法》畢竟只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好像早前國家批示各大煤商,要貫徹履行所簽定的煤炭供應合約。大家可以看看各大電力集團今年單位燃料升幅的預計,不難想像即使煤商100%履行合約,在不能調整電價的情況下,各大電力集團今年成本壓力只有上升而不會減。幸福不是必然的,加價亦言。
電力股表現一覽
華潤電力(836)
昨收報:$17.46 變幅:+9.81% 成交額(億元):3.06
大唐發電(991)
昨收報:$4.40 變幅:+8.11% 成交額(億元):2.35
華能國際(902)
昨收報:$6.19 變幅:+4.92% 成交額(億元):2.71
中國電力(2380)
昨收報:$2.56 變幅:+4.07% 成交額(億元):0.13
華電國際(1071)
昨收報:$1.97 變幅:+2.60% 成交額(億元):1.09
電力股單位燃料升幅比較
華能國際(902)
07年升幅:10% 預計08年升幅:約18%
華電國際(1071)
07年升幅:5.85% 預計08年升幅:逾16%
大唐發電(991)
07年升幅:13.10% 預計08年升幅:少於12%
華潤電力(836)
07年升幅:2.30% 預計08年升幅:少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