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頭炷香與攝太歲日後不用兩頭走。有近90年歷史的嗇色園黃大仙祠宣佈,斥資1.4億元擴建大殿與平整平台,最矚目是挖空黃大仙祠底部,興建一個號稱全國最大、逾萬平方呎的攝太歲「元辰殿」,入場費暫定每位50元以下,勢搶走部份攝太歲的善信。嗇色園否認「撈過界」,現時最受歡迎的攝太歲勝地荃灣圓玄學院未有回應。
記者:黃偉駿
擴建工程定於本月展開,施工期間供奉黃大仙師的大殿及殿前的參神平台將暫時封閉,善信要移往旁邊的鳳鳴樓上香參拜。樓高逾15米的大殿,會向前擴建約2.4米,殿堂面積因此增加168平方米(約1,809平方呎)。
殿前的參神平台現時分兩層,嗇色園計劃將較低一層平台升高,令兩個共944平方米的平台合而為一,新平台面積會增至1,048平方米(約11,284平方呎),平台兩旁建有青龍雕塑的支柱裝飾,增強氣勢;又會在全祠範圍安裝閉路電視。新平台的容納人數由3,000人增至3,500人,擴建後的黃大仙祠容納人數則超過10,000人。
嗇色園主席李耀輝稱,由於會員道長人數已超過240人,加上道教婚禮需求日增,大殿不敷應用,今次大殿是自1973年以來首度進行大型維修擴建,殿內所有具價值的文物將妥善保留。不過,整項工程最引人注目之處,是將大殿與平台底部挖空,興建一個面積約939平方米(約10,110平方呎)、樓高5.5米的元辰殿,供奉以戰國時代流傳的古雕塑工藝製成的60尊1.3米高的太歲神像,並在殿內天花興建電子星宿圖,增加入場善信的中國天文知識。
擬收50元以下入場費
現時黃大仙祠是免費入場,新建的元辰殿日後卻要收取入場費,李解釋,很多遊客前來黃大仙拍照,容易造成破壞,希望收費能減低元辰殿的設施損耗,但收費形式與具體價格均未落實,「唔使100元,多數係50元以下,到時可能老人家唔收費,可以肯定嘅係,元辰殿收咗嘅善款,日後只會用喺黃大仙區。」
他說今次興建元辰殿完全是徇眾要求,「好多內地善信同我哋反映,點解嚟黃大仙冇得攝太歲?我哋希望為香港造出一個品牌,沙塵啲講句,黃大仙已經深入民心。」
設專業人員駐場講解
李強調,黃大仙祠也攝太歲絕非「撈過界」,「我哋只係想帶出一個宗教文化(指道教)讓更多人認識,社會上好多祈福黨鼓勵人幾時去攝太歲,或者要買啲黑色、綠色珠擋災。我哋絕對唔會對善信咁講,佢哋鍾意幾時嚟就幾時嚟,捐幾多錢豐儉由人。」他稱新落成的元辰殿將會是全國規模最大,將提供一流服務,包括特別的收費祈福服務,並有駐場專業工作人員,「善信一講自己幾時出世,工作人員就知帶佢去邊。」
多數善信現時一般在年卅晚湧往黃大仙祠爭上頭炷香,年初三起至正月十五則到荃灣圓玄學院攝太歲。市民普遍歡迎黃大仙祠增建元辰殿,有人認為黃大仙的交通較荃灣方便,更容易向外國遊客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本報曾向圓玄學院查詢黃大仙祠增建元辰殿問題,但發言人拒絕評論。
雖然圓玄學院與嗇色園均屬道教聯合會成員,但黃大仙祠一年訪客超過500萬人次,令人難免覺得「多隻香爐多隻鬼」,會搶走圓玄學院的攝太歲善信。有會內人士認為,兩者其實不存在競爭,「好似天主教咁,只不過多一間教堂,香港都唔止一間天主教堂啦。」
擴建黃大仙祠
-大殿-
將逾15米高的殿堂向前擴建約2.4米,整座大殿面積增加168平方米,容納人數由300人增至400人
-參神平台-
將現有944平方米的兩層平台整合為一層,面積增加104平方米,容納人數由3,000人增至3,500人
新建元辰殿
面積及樓高:939平方米,樓高5.5米
太歲像:60尊每座1.3米高的太歲神像,以戰國時代「脫胎法」製成
殿堂:有一部為傷殘人士而設的升降機能直達參神平台;殿內天花設有發光的星宿圖
資料來源:嗇色園
你的意見?
●每年你習慣到那個寺廟攝太歲?
●新建的元辰殿將收入場費,你認為收多少才合理?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