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加薪4% 並非人人有 幅度各不同<br>銷售投資產品加逾一成

滙豐加薪4% 並非人人有 幅度各不同
銷售投資產品加逾一成

【本報訊】踏入4月,打工仔陸續收到加薪通知書,同人不同命,當然有幸有不幸。擁有1.6萬僱員的大僱主滙豐銀行,平均加薪超過4%,有員工加幅逾一成,也有人連續多年無人工加。滙豐表示,僱員加薪幅度視乎工作表現及市場情況,工會則認為大機構應起碼加薪至通脹水平。

曾承諾加幅至少追通脹

滙豐集團業績雖然在歐美受次按風暴拖累,但在香港仍有錢賺。滙豐銀行員工3月下旬獲發花紅,相當於三個月至五個月不等,個別表現良好銷售人員更不止此數。不過,也有不少員工未能受惠於經濟增長及公司業績,未獲調整基本薪金,還要承受通脹之苦。
據悉,今年加薪最多的是前線銷售投資產品的員工,最高百分率達雙位數字。不獲加薪者多屬年資較高的前線員工。一名任職櫃員逾30年的女職員透露,上司明言,由於她的薪酬高於市場同類職位的水平,因此即使她的工作表現報告獲得很高評價,也不會獲得加薪。
有僱員透露,今年滙豐改變了薪酬調整機制。以往由總行人事部統一決定各分行職員加薪幅度,今年則由分區管理層自行決定。因此相同年資及相同工作表現評級,不同分區的職員也會加薪幅度不一。
「王冬勝(滙豐執行董事)話咗一定有人工加,原來唔係人人有份。」一名在中西區滙豐分行任職辦公室助理的員工斥責高層有誤導員工及公眾之嫌。王冬勝去年底接受傳媒訪問時揚言:「下年必定會有人工加,幅度將會因應市場發展同本港通脹水平而釐定,加幅至少會超過通脹水平。」

滙豐執行董事王冬勝去年底曾揚言「必定會有人工加」。資料圖片

職工盟:即係歧視老臣子

滙豐發言人回應稱,不會公開員工加薪的具體詳情,只表示資方已有一套準則決定薪酬調整,包括員工工作表現、潛能、同類職位的市場供求情況及市場薪酬水平。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滙豐的加薪機制不公平:「如果人工加到高過市場水平就冇得加,咁樣即係歧視老臣子。」他說,在通脹嚴峻的環境下,負責任的大機構應該至少按通脹加薪給員工,以保障打工仔的生活。

你的意見?

●你今年有否獲加薪,加幅是多少?
●如薪金加幅追不上通脹,你會怎樣應付?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