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後悔看了《韋氏風雲》,雖然湯漢斯和大口茱都是我非常喜愛的演員。
或者應該這麼說,正因為男女主角都是我特別欣賞的演員,這部電影尤其令我失望。
影片刻意把湯漢斯塑造成好色濫玩的男人,當他來到與巴基斯坦接壤的阿富汗邊境,看到難民慘況,突然找到了人生方向似的,眼中泛出淚光。啊!我的人生不只是美女和藥品,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上帝創造了我這個美國人,是為了降大任給我!那種孤膽英雄救世界的自負使一部背景複雜的電影變得簡單起來,甚至有了黑白分明的涇渭:蘇聯是荒原狼,阿富汗是牛羊,美國是行俠仗義狼口救羊的江湖客。
湯漢斯讓我想起了他的阿甘:天真、執着,但他這一次很明顯是扮豬食老虎。躋身荷里活權力榜的巨星們當然清楚自己的影響力,也充份利用着這種影響力,他們不動聲色替觀眾洗腦,完全迴避了對美國介入阿富汗時局的真正動機的探討,把美國支持阿富汗聖戰組織描繪成堂而皇之的人道關懷。事實上,對美國人來說,阿富汗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挑釁蘇聯。
影片拍得如此平面、直線、單一,悶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刻意加插許多笑位,結束時諷刺政府虎頭蛇尾把氣氛推上最後一個高潮,可是那種自我諷刺其實是多麼自負和狂妄:美國不插手,世界怎麼好?
唉,左看右看都像是愚人節的應節之作:開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