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在舊天星碼頭停車場天台的香奈兒流動藝術展館,徹頭徹尾像艘從天而降的太空船,難怪有進貢名店嗜好的潮人趨之若鶩,甚至連成世未聽過可可小姐大名的街坊,也恨不得鑽進去看看有沒有誤墮凡塵的E.T.。你問我,我會說其實整件事與藝術沒有什麼關係,但文化意義卻毋庸置疑,因為是一家國際大公司的發財立品示範,替潮流、商業和藝術家的掛帥寫下巧妙新一章,開拓了你好我好的三贏局面。那隻令人想起西式棺材內牆設計的菱角面手袋,神話地位本來與愛馬仕的姬莉袋寶金袋差兩條街,經此一役就算尚不能平起平坐,起碼拉近了距離。出口處公佈中環店及利園店有延伸展覽,請意猶未盡的參觀者撥冗移步,是唯一接近敗筆的手勢──看,不是說沒有免費午餐這種便宜的嗎,臨尾果然露出生意人本色,誘大家去消費了。
視覺展品乏善足陳,那條不離不棄陪伴大家半小時的耳機聲帶,倒是名副其實的collector'sitem,恨不得偷偷將它撻走。我選的是英語頻道,機中人一開聲便認出是珍摩露,同行的朋友聽法語,不必說負責演繹的也是她。明哥畢竟生得晚,以為是瑪莉安菲芙,純屬美麗誤會──假如摩露不諳英語,菲芙小姐倒是最適當的人選,喉底同樣蘊藏火鳳凰的歷練。於是很好奇中文版譯得如何,還有最重要的,由什麼人讀稿。我心目中理想的廣東話演繹者,除了白雪仙沒有第二個,不論背景、名氣和技巧都拍得住摩露,可是操普通話的舌頭,想來想去想不出──對不起,我不覺得是盧燕,她缺乏風霜的侵蝕,沒有過盡千帆的味道。李麗華?可以考慮,但還是差那麼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