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蘭花手」 - 李碧華

小小「蘭花手」 - 李碧華

看過美國藝人「手影」表演,一雙手一座大光燈,幻化成魚、鳥、獅子、白兔、狗……還有人,配合對白嘴巴開合活動,忽男忽女,技藝高超。
海洋公園有個「高清動物月」,宣傳廣告也用上了一雙手,「扮演」幾種動物,吸引小朋友「摸鯆魚」、「摘海星」、「逗青蛙」。經過「化妝」上了顏色,非光影作業,但也相當有趣。
海星和青蛙全接觸沒什麼危險。但鯆魚,又名魟,原來是魔鬼魚,牠的身體扁平,皮膚潺滑,軟腍腍,像一隻灰黑色的大碟(或大鑊)。稱「魔鬼」,因長得兇惡醜陋,尾長帶刺有毒,人被刺中會喪命。不過這回是復活節主角,一定經過處理,安全第一。
看地鐵燈箱廣告時,剛巧有小孩走過,十分興奮,嚷着要媽媽帶他去「摸」。好奇的表情,令我留意這輯照片的設計。
除了大人的手「扮」動物外,還有一隻小孩的手在「試」──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手,用一兩根手指頭試探觸碰,不敢妄動,翹成小小「蘭花手」。
每個人成長中,總得去摸去逗去揑去採摘去扭曲……去搶去奪去抓去破壞去掌握。這些演變,便是人生。最後雙手一鬆,軟垂乏力,路走完了。
忽見混沌初開,稚嫩的小手,如一朵花。叫人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