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都江源 - 鄧達智

鑼鼓都江源 - 鄧達智

一別南鑼鼓巷,從隆冬至桃花盛放,中間四個月,以人數勝天的中國,這北京胡同文化味濃一圈更見人頭湧湧,已避開週末晚上來遊,趁星期天大家睡得晚貪圖安靜,帶備稿紙來畫草圖;咖啡室十分普遍,經歷過去十年咖啡文化。(真的是十年,才不過十年,生活起了極大變化,起碼在大中城市,小資氣氛漸正冒泡,如果國民的儀態氣質同步冒升則更相得益彰。)
柳樹泛綠,桃花纍纍,北方的春天特別鮮明。南鑼鼓巷除了胡同特色有啥好看?看老人家在漸次和暖大太陽底下聊天閒談,看少年三兩匆匆路過,看陽光灑在磚路上連最小的氣洞都一目了然,看自己望着靠路邊玻璃窗反影的鬍渣子與眼袋……
其實感受殘餘京韻有幾地段,平素不太願寫,最怕人多失真。國子監大街孔廟,雖然旅遊書籍及資料大幅報導,勝在氣氛蕭條,非遊人心頭好;這上下,古老百年垂柳紫藤的嫩芽正泛起油光待發,性感難言喻,光拿着照相機將春光慢慢收錄,消磨半天便是潮濕南方一隅難得的享受。
都江源吃川菜,有查先生為其書寫名字,便是不少朋友來訪一大因由。它沒有散餐,都是一套一套一小碟一小碟,像懷石料理一般的形式。亁淨雅潔着實是北京難得的地方,可惜也可愛是它的小,能訂位最好。川菜是我的最愛,能夠吃川菜於靜十分罕見,一般都喧嘩吵鬧沸沸揚揚跟麻辣一樣冒汗。
都江源位於南鑼鼓巷與寬街之間的板廠胡同,頗雅致的裝飾,留幾分中國舊式生活的光華。選平常日子客人比較鬆動的時間來最能體驗店子的舒服。
外面的北京滿街滿巷都是提着照相機替鳥巢、水立方、國家劇院造像,來自大江南北的人民,人聲鼎沸,星期天早上南鑼鼓巷最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