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生活 - 塵翎

無根生活 - 塵翎

李照興在《潮爆中國》重申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在於長期錯把我城當我國。這是十分準確的觀察。跟他同聲同氣的梁文道提出「出走論」,卻在網上引來巨大迴響與爭議,可見要改變「我城=我國」思維甚艱難。
正因大家把「香港」看得如此重要,即使簡單如地理上的遷移亦滿載文化意義。奇怪的是,香港人會羨慕別人如日本人在北海道出生京都求學東京工作的理所當然,或台北人還有台南鄉下可返的退路喘息空間,但真叫他們離開香港島或九龍,又會不情不願,用種種理由來說服自己。
我對身份的看法愈來愈流動,不受疆界拘限。但能真正無根生活,享受箇中自由(有人會說是漂泊),不容易。我認識一些朋友,算是特殊的品種,可是為數不少。多是美國出生的華人,像女孩S,二十六歲,紐約出生,波士頓讀大學,媽媽在洛杉磯,姐姐在矽谷,她獨自在曼克頓,最愛的城市是倫敦,通曉英文日文意文法文和中文,在台北和上海獃過。她的大學同學在世界各地工作,住在哪裏不是甚麼問題,共通點是大都會生活,在全球化時代這不是甚麼新鮮事。
對S來說,身份是一種文化選擇。她覺得自己像亞洲人,她姐姐卻老早已當自己是「鬼妹仔」,朋友也多是西方人。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自信,自己是自己的根,文化就如ipod可自由選擇下載的曲目帶在身上,充滿個性卻又留有增刪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