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7年前曾在丫洲衝上岸擱淺的噴射水警輪(編號44),昨晨疑因濃霧能見度僅100米而重蹈覆轍,在西貢塔門以西海面衝上石灘擱淺,船身入水。附近漁民見狀駛近水警輪旁,協助船上四名水警登上漁船返岸,無人受傷。事後消防到場用繩索固定水警輪船身,等候將船拖回政府船塢候驗修理,警方正調查出事原因。
漁民救四名水警
昨晨7時許,隸屬水警北分區的44號水警輪,由西貢黃石碼頭出發接載四名水警到附近塔門交更,水警輪駛至塔門以西水域時,在濃霧中突撞向距塔門碼頭約一公里的石灘,船身插入兩大石間的空隙位,水警輪頓時向左傾側擱淺灘上。有漁民途經目擊事件,即駛近協助四名水警登上漁船,安全返回塔門碼頭登岸,四人並無受傷。
消防及水警接報到場協助用繩索固定船身,水警輪撞石灘後損毀入水,消防須用泵喉將船內積水泵走,等候天氣轉好再拖返政府船塢修理檢驗。由於水警輪設有先進導航儀器,即使海面大霧能見度低,亦未必會擱淺,警方調查將循天氣、機器失靈,操作人員對機件運作認識是否足夠等方面進行調查。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陳世倜表示:「3、4月受到一股潮濕氣流影響,海面的霧相當大,香港東南面的水域,昨日早上能見度降至100米左右,屬濃霧水平,船家在航行時要特別小心。」
衝上岸早有前科
資料顯示,肇事的44號噴射水警輪早有前科。01年2月7日曾在大霧中於馬鞍山吐露港丫洲衝上岸擱淺,當時44號僅下水不足3個月。該船船身長13公尺,闊4米,引擎採用嶄新「水力噴射推進系統」,裝有最先進的全球數碼無線通訊系統及雷達導航,每艘價值700萬元,可近岸高速行駛,是反走私得力武器。經調查該次事件涉及人為疏忽,疑因肇事時由非指定警員駕駛水警輪,船速甚快,加上濃霧影響視野,遂離奇衝上丫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