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港元疲弱拖累港股 - 麥嘉華

麥嘉華筆記:港元疲弱拖累港股 - 麥嘉華

做投資生意的妙處,就是不管你的預測錯得何等離譜,仍能過着很好的生活,因為損手的通常是客戶,而不是投資顧問或私人銀行家。
為政府打工的妙處,就是無論你多麼不智和無能,也可以擔任司長或金融管理局的掌舵人。

港元不應與美元掛鈎

我早於1994年已提出,港元不應該與其他貨幣掛鈎,尤其是結構上極度疲弱的美元,因為格林斯潘和伯南克只懂得狂印銀紙。此舉帶來的惡果,是美元兌硬資產和強勢貨幣的價值急瀉,至於與美元掛鈎的港元自然難逃被拖累。
我希望更多港人透過到海外旅遊和選購進口貨的時候,親身體會一下花花綠綠的「港紙」貶值到甚麼水平。港元滙率下跌,不但導致食品、能源等進口貨價格急漲,也使到大多數家庭經通脹調整後的實質收入下降。
此外,香港股市近期表現不濟,與港元疲弱也有莫大關係。或許恒生指數終有一天會攀上35000點,但問題在於35000點的實際價值,到時35000港元可能只足夠購買一盎斯黃金……
假如以歐元為單位,在過去十多年追捧恒指其實並非太化算(見圖)。儘管一眾異常樂觀的分析員和策略師繼續建議吸納港股,但粗略計算一下,原來把投資港股的資金存入歐元儲蓄戶口,回報可能更吸引。
其間,美國消費者信心崩潰,個別測量法更顯示信心是歷來最弱。對於當地消費者信心能捱到今時今日才顯著下跌,我自己的確感到有點意外。看一看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和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就教人心灰意冷。
消費者信心下降造成的後遺症,就是消費開支大減,到頭來拖累經濟放緩或甚至步向衰退。那麼經濟師、策略師和分析師會否下調今、明兩年的企業盈利預測呢?未必一定!
不少分析師和策略師還未夢醒,依然信心爆棚兼過度自滿。他們推測,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企業盈利有望顯著增長。根據調查所得,在2009年,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公司的預測經營溢利,將為每股平均110美元以上。

美企業盈利難獲改善

如今有分析師指出美股很抵買,理據是在標普500指數成份公司每股盈利平均達110美元的基礎上,市盈率不足13倍。
不過,我個人有不同見解,認為企業盈利今年會倒退,到明年也不會有太大改善。事實上,就算標普500指數成份公司的每股平均盈利降到65至70美元,我也不會感到震驚,因為金融業的業績實在差勁。
到時候,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不會是13倍,而是達到20倍甚至更貴。
我預測股市會在4月底稍作反彈,但令人失望的公司成績表將會再次對股市造成壓力。總括而言,當股市反彈時,正是「出貨」的機會!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