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因西藏問題而針對北京奧運,壓力越來越大。歐盟各國雖對是否杯葛京奧有分歧,但繼波蘭總理圖什(DonaldTusk)和捷克總統克勞斯(VaclavKlaus)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Merkel)亦表明不會出席京奧,成為第一個宣佈不出席京奧的大國領導人。
歐盟多國前日(周五)在斯洛文尼亞召開外長會議,首次討論西藏危機,與會外長多數希望中國與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對話,但沒有人提到全面杯葛京奧,是否以官員出席和不出席京奧來表態,亦各持己見。
賴斯指杯葛沒有益處
英國重申首相白高敦(GordonBrown)一定出席京奧,瑞典外長比爾特(CarlBildt)亦表明體育部長會出席開幕禮,支持瑞典代表隊。圖什與克勞斯周四已宣佈不出席京奧,德國前日(周五)也表示總理默克爾不會出席今屆奧運會,連外長和體育部長亦不會列席,但強調這是「正常做法」,與西藏示威無關。其他不少國家抱觀望態度,不過默克爾表明不出席,或令早前表示考慮不出席開幕禮的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Sarkozy)下定決心,甚或動搖英國首相白高敦出席的決心。
美國則繼續反對杯葛京奧,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Rice)在《華盛頓時報》前日專訪表示:「北京獲選為奧運主辦國時,我們已知道因為北京政權的本質,我們有很多需要處理的課題。」她指奧運是「中國人民得到國際認同的時刻」,杯葛就等於侮辱中國人民,又指美國曾因前蘇聯入侵阿富汗,帶頭杯葛1980年莫斯科奧運,卻無用也無益,也否定了運動員的努力。一直批評中國人權問題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Pelosi),也反對杯葛京奧。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