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琪真不枉是電影節的奶媽,眼見含辛茹苦谷奶餵大的乖仔忽然變節,難怪大受刺激仗義執言。唉,看開一點吧,仔大仔世界,奶汁亁涸的前乳娘跑出來「無理取鬧」,有毛有翼的少主肯定嫌過氣的營養提供者阻頭阻勢。至於我,雖然亦曾身陷侯門,最多只算當過幾年晚娘,關係比較疏淡,而且擺出乞人憎嘴臉是角色的指定動作,蔑嘴蔑舌彈兩句見怪不怪。所以編輯小姐聽聞我打算指手畫腳,一點也不感到詫異,反而千叮萬囑搭單:「記得話下嗰本又大又厚的訂票冊子,攜帶好唔方便,連手袋都裝唔入。」
而且out──你看看《明周》,年幾兩年前就先知先覺出細版,現在連向來以霸報攤位為己任的《號外》也棄大從小,潮流響遍smallisbeautiful的和音,越發教人懷念從前電影節小冊子的玲瓏。不過大有大睇,細有細睇,解答性疑難的南宮夫人們向來都強調最重要實用,我們這些深明「大」義的sizequeens,更加從來不會嫌任何東西尺碼過巨。介意的,倒是封面傳遞的訊息:排山倒海侵犯目標觀眾的鎂光燈,開門見山慫恿一種被看的虛榮,加上「全城閃身撲飛爭住睇」的吶喊,真是比司馬昭之心更明顯,如果你上過他們的網站,肯定被主頁兜口兜面的「快閃」嚇到落荒而逃。老老實實,攝影機爭相獵取的熱鬧,與電影怎會貿貿然發生關係?將觀眾的期待調教到這樣的低層次,已經邁入怪力亂神的境界,響應呼籲的群眾不懂得尊重電影完全合情合理,難為舒先生還為提早關閉的聲帶勞氣,保不定明年最應景的口號,是「只要舒淇,不要舒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