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來如此:等待中國球王 - 潘源良

源來如此:等待中國球王 - 潘源良

說到中國國足的令人失望,我們可以引伸出許多議題,但當下的答案只得一個:我們要等待中國球王的出現。
不必說社會如何、領導如何、心態如何、組織如何、團隊的配合如何,我們只能夠等待、祈禱、祝福與培養,寄望中國球王盡快出現,以一人之力,改變現況的一切。
不要誤會,我不獨不喜歡、其實更討厭偶像崇拜。但假如真有這樣的一個球王冒起,崇拜與否已是極次要的討論。比利、馬勒當拿與施丹受萬人擁戴,無損他們的成就;在球場上,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巨星。
上周中世界盃外圍賽,國足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全面優勢,完場前更獲判12碼球,可惜邵佳一失諸交臂,結果只能賽和澳洲,在死亡之組,喪失了領前的優勢。
剎那間,國足過去在大賽中的「失敗全紀錄」,又在我們的腦海中,重演一遍。甚麼「5.19」敗於香港,對卡塔爾的「黑色3分鐘」,7:0勝港隊卻射失12碼球飲恨等等的傷心往事,彷彿歷史重演。
邵佳一雖然對未能取勝的後果一力承擔,但難以改變小組積分的劣勢。其實,整場賽事裏,面對殘陣的澳洲,國足表現毫不失禮,但隊中確實欠缺了把握力超卓、創造力神奇的重心球星。現時的國腳中,孫繼海、邵佳一、鄭智等已在高水平聯賽中出戰與操練,但這只是擴闊視野的第一步,我們的整體進步,不可能比其他球隊快。
稱得上球王,當然是盤、傳、射皆能,憑一人之力扭轉戰局,心理質素極高的強者。有了這樣的一員,甚麼領導鬥爭、心態弱點、後勁不繼、歷史壓力,統統都可迎刃而解。
這樣的期待,絕非天方夜譚。老套一點說,我們有的是13億人口,具備數字或然率上的優勢。就算退一步看,找不到中國的比利、馬勒當拿或施丹,上天若能給我們一個像戴伊般的入球機器,已經如獲至寶。
說到或然率,更現實的是要改善起碼11人的整體演出,不如寄望一位。雖然我確實不知道,這樣的一位「中國球王」,何時出現?
文:潘源良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