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進黨政府去年急速推動「去中國化」政策,把台北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而中正紀念堂前牌樓上的「大中至正」則換成「自由廣場」四字。外界近日關注,國民黨總統當選人馬英九上任後,會否撥亂反正,掀起另一場正名運動。據台灣《蘋果日報》所做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多達55%受訪民眾,贊成把自由廣場牌匾再改回大中至正牌匾,比反對的民眾多19%。
這項調查是在昨日以音頻電話隨機抽樣方式進行,成功訪問了744名台灣民眾。結果發現,贊成恢復大中至正的受訪民眾多達55.24%,不贊成的則有36.16%,答不知道或沒意見的僅8.6%。
呂秀蓮:勿掀起歷史傷痕
馬英九日前接受台灣傳媒訪問時稱,民進黨去年把中正紀念堂及大中至正牌匾改名的做法,不但粗暴,而且違法,因為過程中並沒有廢止中正紀念堂設置與管理條例。他稱,上任後將廣泛徵求社會共識,再依法處理,但也不排除會讓新的名稱留下來,不會再刻意改回去。而台行政院秘書長陳景駿昨日回應時堅稱,當日改名過程合法,不是馬說怎樣就怎樣。他期望,馬在5月20日上任後,不要再挑起無謂的族群對立;副總統呂秀蓮出席一個婦女活動時亦呼籲,馬應淡化意識形態問題,也不要挑起「正名」運動,更不要再掀起歷史傷痕。
視乎民進黨改名是否合法
現已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的中正紀念堂,原是為紀念於1975年逝世的前總統蔣介石而興建,1980年落成後對外開放。而紀念堂前牌樓上「大中至正」四字,則出自台灣書法家楊家麟手筆,源出於明代理學家王陽明《傳習錄》:「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至於民進黨政府過去兩年,把部份公營事業「去中國化」,如將「中國石油」改為「台灣石油」、「中華郵政」改為「台灣郵政」,這些名稱會否在國民黨重返執政後,全部改回來?馬蕭辦公室發言人羅智強回應指,是否把名改回來,將取決於當初民進黨政府是否透過「合法」程序來完成改名。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