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道菜,喚「張飛牛肉」。我們吃過燈影牛肉、七彩牛肉、芝麻牛肉、陳皮牛肉……不知張飛牛肉。見是川菜,肯定辣的,如張飛般辣、躁、急、猛、兇、結實、霸道?
原來不辣,還「醇」。
取名張飛,只因「色相」。
張飛牛肉又稱「保寧牛肉」,這個名字一點也不吸引,地方名而已(四川閬中在明清時乃保寧府)。三國時期,閬中是魏蜀攻防的戰略要地,張飛身為劉備結義兄弟心腹大將,被派在當地駐守。這位黑面神屢建奇功,眾所擁戴。死在該處當真成了「神」,老百姓為了紀念他,還建了張飛廟(現名「桓侯祠」),香火不絕,希望他當守護神,保佑黎民。
張飛臉黑,那道千錘百鍊的牛肉名菜,亦黑得一塌胡塗,但別瞧它表面黑,切開後,裏面紅潤細嫩,滷汁緊鎖,香濃美味。讚揚張飛表黑內紅,丹心一片。
這道菜選用上等黃牛腿部精肉切塊,通過選料、醃製(食鹽、花椒、八角、硝鹽、桂皮、草果、老薑……)、壓缸、翻缸、水煮、慢燉、晾亁、煙熏等程序炮製,所以味道滲透融成一體。平日遇上鮮嫩牛肉,薑葱時菜小炒,或一碟亁炒牛河做得好,已經是美食了。張飛老兄生前個性簡單直接坦率火爆,想不到以他為名的菜,如此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