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良醫:實習醫生日日被當衰人

諸事良醫:實習醫生日日被當衰人

很多人都以為我經常躲在實驗室,極少面對病人,更遑論是被病人投訴了。但其實我做houseman(實習醫生)時,是日日被病人投訴的「衰人」。事源他們明明在早上聽到主診醫生批准出院的,於是滿心歡喜向家人報喜訊,結果往往要到晚上7、8點甚至第二天,才能離開病床回家。病人以為是我這個醫生仔「玩嘢」,但我只是啞子吃黃連──有苦自己知。
當時我是瑪麗醫院外科的houseman,外科的繁忙程度真是「得閒死唔得閒病」。我每天上午6、7點已返抵病房,跟主診醫生巡房,由大醫生判斷病人能否出院,所以病人從一早便抱着期待心情,聽到大醫生一句:「無事啦,出得院喇。」便立即通知家人接送,只待出院紙一到手便走人。

手術室內用膳

但完成巡房後,大醫生就會進入手術室工作,做「𡃁」的我當然要侍隨在側,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即使午膳也是叫外賣到手術室內解決。直至傍晚處理所有手術後,我們才會步出手術室,然後大醫生便可以回家休息,而我這個醫生仔這才有時間返回病房,在護理站埋首處理各式文件,包括在病人出院紙上簽名。
所以,病人要到晚上才能取得出院紙,假如當日手術多或有延誤,我離開手術室前藥房又已關門,病人更要無奈地多留院一晚,翌日取藥後才可回家。歡天喜地等待出院的病人,被困在病床上當然有火,但醫生也不是有意留難,制度如此,所以儘管病人不斷投訴,「衰人」仍然如常上班,而病人依然要晚上才能出院。
幸而,現時病人出院已毋須久候這張出院紙了。
撰文:何栢良醫生
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