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球與足球都是大家眼中好man的運動,但3名不同年齡、不同界別的女生──27歲、在澳門威尼斯人上班的Emma;20歲、讀港大的混血兒Jennifer及18歲德望中學生Aggie,在今日踏上戰場前,告訴你7個「愛欖」的理由。記者:徐嘉華 攝影:黃賢創、黃冠華 服裝提供:KUKRI
賀蘭:欖球是sportforall
EmmaHolland(賀蘭)(27歲、英港混血兒、澳門威尼斯人機械工程師、玩了欖球6年,司職飛鋒)
在威尼斯人專門負責酒店內購物中心、商店及餐館內的建築;雖然澳、港兩邊走,但港隊每周兩課操練,她都必定到場,更會利用公餘時間練體能。身為香港七人欖球女隊隊長的Emma,學欖球的年資不算長,在香港出生的她說:「我到美國讀大學時,因為那裏沒有我在港已有玩的投球,所以便學打欖球,而且越玩越鍾意。」體型纖瘦的她(高1米63、重57公斤),認為欖球以下吸引之處:
互相激勵成動力
1.適合各類身形人士參與:「由於各球員負責的位置不同,翼鋒要有敏捷的腳步,攔截就要有健碩的身軀,像我負責的飛鋒,便要用精明的頭腦去策動攻擊。所以有句話『欖球是sportforall』。」
2.團隊精神,互相激勵:「可能平時工作要獨立,我反而很享受打欖球一大班人同一陣線贏分的氣氛及動力,有時玩單人項目好難找到一個動力。」
潘栢茵:感覺自由很「酷」
Aggie(潘栢茵)(18歲、香港土生土長、德望中四、玩了欖球12年,司職翼鋒)
Aggie6歲開始隨父兄玩欖球,是德望中學的田徑主將,今年3月的學界田徑賽以打破學界紀錄的成績奪得100米欄及4x100米接力跑兩項冠軍;欖球方面,則是首列港隊正選。司職翼鋒的Aggie,100米跑的最快時間是12秒34,高1米75的她是港隊中跑得最快的,而她喜愛欖球的原因有3個。
規條多多 唔會野蠻
1.球場夠大,點玩都得:「玩短跑,你只能在限定的線位內向前跑,不用多想;但七人欖球就要有很多技術、戰略、傳球等,好玩好多,而且感覺好自由,我自細就是被這點吸引的。」
2.很少同學玩欖球,覺得很「酷」:「由於我的中學沒有發展欖球運動,同學中只有我及另一人玩欖球,感覺很『酷』!」
3.淑女運動,規條多多:「你們好少見到女子欖球員在比賽途中與球證理論,或出現像打球證般的野蠻動作,又或者球員帶頭盔或護甲等,因為女子欖球規例嚴謹,稍有犯規就會被罰離場或判罰球等。」
麥姬:安全攔截又有快感
JenniferMcKay(麥姬)(20歲、中蘇混血兒、香港大學運動科學系二年級、玩了欖球6年,司職傳接鋒)
港大二年級生的Jennifer,雖然今年才入選香港集訓隊,但她到大球場睇波的資歷卻長達18年。從兩歲開始已隨父母入場,束着一頭長鬈髮的她,拍照時頑皮地學着前世界盃15人欖球賽冠軍球隊英格蘭主將JonnyWilkinson射「定點球」時「趌起patpat」的動作。
撞瘀是光榮的印記
在本周初公佈的最後正選名單時落榜的她,將會第19年做觀眾,雖然如此,但無損她對欖球的熱愛:
1.有規矩地衝撞對手,有快感:「去年入讀港大,因為怕功課太深,停了無打欖球一年,但今年發覺打欖球有助減退學業上的壓力,尤其是攔截對手時,可以tackle(擒捉)對方肩部以下位置,既安全,又有快感。」
2.絕非男仔頭運動,撞瘀了,補補粉就沒事了:「女子欖球員場內場外會兩個樣子,有的貪靚到將頭髮綁得像寶黛麗,賽後會化妝、穿回短裙、或以貼身tee視人。比賽難免會撞瘀,但我們覺得這是glory(光榮)的印記,賽後最多用粉底蓋住瘀痕就沒事了。」
欖球衣飾任你揀
這個周末,運動界的話題一定離不開七人欖球賽,如果唔想out,就算買唔到飛入場睇比賽,也大可趁趁熱鬧,買件欖球衫應吓景,以下精選幾件──包括「小鳳仙企領」、中國「零八」字樣、大球場卡通化及「香港區旗」圖案等,極具香港及中國特色。
官方專門店:中環怡和大廈LG8號舖
相關網頁: http://www.hksevens.com
後記:女子賽事今晨展開
要一睹她們的風采,不妨到掃桿埔幫她們打打氣,正選的Emma及Aggie,今晨開始將亮相一連兩日的「香港女子七人欖球賽」(見附表)。而落選的Jennifer則將在場邊為隊友打氣。
女子七人欖球賽香港隊今日賽程
地點:掃桿埔運動場
球隊數目:12隊
10:50am:香港vs美國
12:10pm:香港vs荷蘭
3:00pm開始:若港隊晉級(參加銀碟或銀盃8強)
註:銀盃決賽將於28/03在香港大球場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