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急病入院,最初不知何病,連醫生也給不出病名,弄得家人更彷徨恐慌。後來病情有點眉目,雖然病因還在查明,但確定與神經系統有關,治療有了方向,算是令人稍安下心來,感覺終於在龐大的醫療系統裏找到座標。
未知物可怕,使人茫無頭緒,失卻方向感。命名不僅是一個現象或事件的定義,還是一種路標指引,像在地圖上標出閣下位置:youarehere。安全感從此而來。
人與人的關係,常依賴命名來納入軌跡。(別怪有些人把「名份」看得無比重要。)但現代人際關係複雜多變,既有詞彙已不足以形容真實發展,新名詞不停湧現,這方面,多愁善感又危機感深重的日本人最擅長,例子可參照湯禎兆的《命名日本》。
沒有給貼上某個既定標籤的關係,太多曖昧太多不確定,叫人不放心。那天跟一個日本達人聊起,他提到一些未曾明朗的男女關係,雙方是感情深厚的好友,互相愛慕,但因諸多原因,還不能成為戀人,也可能永遠就這樣相處下去。說是情人知己也不是,說是openrelationship開放式關係也不可。這種關係還甚普遍,日本人卻早就創造了「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這個貼心的說法,在茫茫人海中拋錨,解決了一干多情男女懸而未決的心事。
兩岸關係也常有這種牽扯,想要定情那方咄咄逼人無非想要個說法,另一方拋出「不獨不統不變」,暫用否定來肯定,算是安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