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外表是人的權利。馬英九當選後,對外國傳媒說的那口美式英語十分漂亮十分活潑(比他說台語時精靈多了),投票給他的台灣選民想必感到「很有面」。起碼在國際鏡頭下,他的賣相與言談更符合國際政客標準,令飽受外交孤立的小島不致跟窮鄉僻壤掛上等號。
想當年,陳水扁上場,他那臉油光和講話方式,曾經令半數台灣人暗歎「有失國體」。但你別理,看在本土台灣人眼裏,他的扮相親民又舒服,讓他們相信這是屬於自己人的總統。
民進黨是可惜了這八年,難得打下的江山,結果弄得一塌糊塗,人心離棄,也沒甚麼好說,回去好好反省就是。但是不該完全抹煞他們建立的某些價值,看國民黨領導人現在公開場合說台語客家語,關心原住民,在鏡頭前強調尊重族群差異,都是跟民進黨學來的。馬英九的台語近年大有進步,不是全無理由。
中共總把台灣人的本土化視作對立,這種態度只讓台灣人反感。人對土地的依戀,對家園的認同,是自然情感。不尊重自身文化的細緻繁雜,又如何理解異地文化?
國民黨還得感謝民進黨,終可趁勢解決「二二八」的白色恐怖傷口,平反上一代過錯。否則馬英九揹着這個大包袱,也是一樣頭痛。細看台灣歷史,八年不算得甚麼,這是族群療癒必經過程,何況還有民主基業可享。對岸文革十年不也逝如煙靄,而六四也快二十周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