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燈臘腸飯 - 李純恩

酒精燈臘腸飯 - 李純恩

在日本的溫泉酒店吃懷石料理,桌上有一個小鐵鍋,鍋裏是一人份量的米和水。鍋下放一塊固體燃料,點着了之後,火苗竄起,等到燒完一塊燃料,剛剛好,飯熟了。
一起旅行的馮先生說,看見這樣煮飯,就想起一九七四年從廣州偷渡來香港的路上,十天,天天用一個搪瓷茶杯,放了水,放了米,還有廣州「皇上皇」的臘腸,將茶杯架起來,底下用個小缽,倒上酒精,點燃了煮飯。
那個情景是個烙印,現在每當吃臘腸,在日本看到懷石料理這麼精緻地煮飯,他總會記起那一次的經歷。
那一次他跟一個有四次偷渡失敗經驗的同學,揹了臘腸揹了酒精揹了米,還揹了一隻橡皮艇,本來打算步行三天,到小梅沙下水,但途中遇上大風雨,進了陌生的村莊又給狗轟出來,結果整整走了十天,結果糧食吃光,餓到最後一天,精疲力盡,碰見一片甘蔗田。甘蔗已經收割了,只剩下一截截蔗樁,兩個餓極的年青人,坐在田裏挖出蔗根,像熊貓一樣啃了一夜,糖份轉換成氣力,終於走到小梅沙海邊。當晚圓月,月光照得海邊發白,輪流吹脹了橡皮艇,風涼水冷的三月圓月之夜,兩把槳,一路划到了香港。
「一看見這麼煮飯,每次一吃臘腸,我就想起那次經歷。」馮先生又重複說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