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復活節前夕,香港一些人到台灣看大選,台灣的幾米來了香港。
電視裏面的台灣,鬧哄哄的、彷彿下一秒就有事情發生;幾米帶來的世界,依然安靜、甜美,隱隱的透露哀傷。
假日的銅鑼灣多了幾米,氛圍有點不一樣,急躁的人群一靠到那些娃娃模型旁,突然都溫柔的笑了,還摻雜點不知從何而來的靦覥,很神奇,不信你去看看。
終於,彼岸的人拉近至一米內對視範圍,幾米竟也有一點像他畫裏面的人,臉紅紅的,講話很溫婉,但比較開朗。告訴幾米這件事,他很快樂,「我希望做到就是,讓城市的人停頓,然後城市就會變得比較美麗。」回答問題亦出乎意料的坦率,「我到了香港才知道巡迴展後面還有很多站……」跟你想像不一樣?「我本來沒有想像,哈哈哈。」
記者:劉嘉蕙
攝影:王文忠
「《蘋果》喜歡登人家很醜的照片。」說完對鏡頭扮了個鬼臉。
幾米未在港發表的最新作品《完美小孩》。
幸運兒的十年
蘋:對這個十年巡迴展感覺如何?
幾:展覽做得很精緻,白色主調跟燈光設計,讓圖畫感覺上更漂亮。假如看過我的書的人,我想來到這個展覽,會有一種相遇的愉快;不認識的人,也會看到美麗的色彩,我希望它能讓城市的人停頓,拍拍照或是怎樣的。
蘋:創作十年了,你覺得長還是短?
幾:很短耶,好像一下子過去了。這可能跟年紀有關,年紀大了就覺得時間很快。每天在過日子,不知道十年原來做了這樣多的事,還被拿來做展覽。
蘋:十年前沒想到現在是這樣吧?
幾:從來沒有想過,十年前是我人生的谷底,剛大病完,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重新開始生活。說實在,像我這種繪本作者,也好像從來沒有一個偶像或目標可以想像,不像你唱歌,你會希望變成張學友,或者拍電影,目標是拍誰的作品,我想一個繪本作家可以發展成這樣子,對我、對大家來說都是非常新鮮的事。
蘋:中間有壓力很大的時刻嗎?
幾:有,前幾年突然被很多人討論、又有電影和其他合作,自己內在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好像要透過別人的眼光來看我這個人。那時候畫了《幸運兒》,講一個人人稱羨的董事長的故事,就是我當時心境的反射吧,結果畫完,自己也就釋懷了,過了那個關鍵點,現在也就OK了。
又興奮又苦悶
蘋:在創作上,現在是處於那一個狀態?
幾:我做作品的時候,非常興奮,又非常苦悶。目前我還有很多創作的慾望,如果不去做,會很難受,所以會努力把眼前的做好,為了趕快去照顧下一個作品。
蘋:怕有一天慾望沒了嗎?
幾:有一天它會來的,其實我有點等待着,到底是那一天呢?我常說,等我做完這本都不要再做了,可是講講就十年了。
蘋:在你之後,許多繪本作家逐漸冒起了,你怎樣看這個發展?有沒有一兩個你印象比較深刻?
幾:如果是說繪本,我的觀察是沒有作家冒起,只是更多繙譯韓國和日本。其實繪本發展不像大家想的美好,我也不是所有的書都賣得好,有個別一兩個受歡迎,可是沒有成為強的群體。香港的我也有留意,前陣子買了小克,我還知道有一本《字花》,我覺得它們的美學風格都非常香港,會塞進很多東西,很混雜,看一本好像看好多,台灣東西主題會比較單純。
事情不是來得那麼簡單
蘋:你以前鮮有談及創作經過,可是最近寫了《幾米故事的開始》,講了很多創作的前因,怎麼會有這個想法呢?
幾:其實我不是要去講我的故事,我是要告訴大家一個創作的方式。很多人對創作者有幻想,覺得靈感是憑空飛來的,即使你講一百遍「創作來自生活」,還是不斷有人問「那為何我不會」,所以我只好用具體的故事去說明我創作的原點,希望能夠幫助剛起步的創作者。這當中還有一個訊息就是,事情不是來得那麼簡單的,我跟你們一樣,每天一點一點在努力工作,可是許多人都把「踏實工作」這一點忽略。像歌手,他們都是練了幾萬遍才出來唱歌,大家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光輝,忘了背後的努力。
女兒跑贏大導4小時
蘋:書中有一篇你女兒柔柔寫的文章,叫《我爸逼我寫的東東》……
幾:(笑笑丟杯墊)對!我問她要不要寫,她說OK,然後起個頭就停,我只好每天逼她,她就下那個標題,最後我的書弄好了,就在等她跟另一位導演黎煥雄的稿子,我說你要跟黎叔叔比賽,她才願意把文章完成,結果我女兒贏了黎叔叔4個小時。
蘋:有一個名人爸爸,會讓她很困擾嗎?
幾:那你要去問她呀。她的困擾是,她有時候跟我說,「爸你來接我,因為某某老師想要你的簽名。」我就只好去囉,當幫她做關係!呀,我不該跟你們說這些,還好我女兒看不到。
幾米小檔
幾米,台灣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在廣告界、插畫界工作多年,1998年開始創作,發表《森林裡的秘密》和《微笑的魚》,掀起成人繪本風潮。其後多部作品如《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幸運兒》陸續改編成電影及舞台劇。除兩岸三地外,美、英、法、德、希臘、韓、日、泰皆有出版幾米作品譯本,學界及媒體多次以「幾米現象」作主題分析討論。2003年獲《StudioVoice》雜誌選為亞洲最具創意的55人之一,2007年成為Discovery「台灣人物誌」6位傑出人物之一。
飽覽未印成繪本作
時代廣場幾米創作十年展亞州巡迴「NeverEndingStory」
日期:即日至4月6日
地點:時代廣場2樓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