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假前有朋友本來雄心壯志到菲律賓學潛水,已經去到四個樽的階段,豈料半途而廢。想了解清楚,點知朋友硬係不肯說原因。走去問資深潛水攝影友DennyWong,得出兩個字結論:「驚死!」新手要由基礎學起,否則潛鏡亦可以將你玩死。
攝影︰王文忠
潛水攝影︰DennyWong
http://appleblogpaper.blogspot.com
aboutme:Six_Bears
喜歡舉一反三,有反建制的衝動,一度幻想自己是Mod友,付諸實行買下綿羊仔就當立下豐功偉績。實質不學無術,乜都想試,捨身潛水飛車,或至花盡銀彈飲紅酒;遇財政緊張,轉頭自閉煲經典動畫,一樣快樂過神仙。
初學唔慣鼻下有水
Denny講過話,學潛水,花六至八個樽一定得,唔會出現「死磨爛磨」。「唔會有人花多別人一倍時間(12個樽)還繼續學下去。當試水多次後,仍然唔習慣用口呼吸,影響平衡,你會驚至中途放棄。」窒息令人恐懼,曾經有朋友學到四個樽時決定放棄。所以一直都唔Buy那些去菲律賓,花三至四日時間順道學埋潛水的旅遊大計。何解唔在香港先學一半,花兩個樽落Pool適應,Pool都唔得豈用談大海?
潛水大前提唔係勇氣,而係安全,對基本裝備有認識是初學者必須要做的事。潛水鏡下面有個鼻囊,好多初學者給它考起。「潛鏡不可能百分百唔入水,特別是鼻囊位,初學者最唔習慣。想像在水入面鼻子一索,你會明白何解驚死到要放棄。」其實當學到兩至三個樽時,應該已習慣有水在鼻孔下面,更學識因水慢慢入鏡,你在鼻囊內噴氣可將水推逼到鏡外。負責任的教練會教學員唔好貪平,買一些裙腳太硬的潛鏡。因為噴極氣都入水,嘥錢嘥氣。
注意膠邊柔軟度
識買潛鏡和識得保養,其實為荷包慳唔少。「要試潛鏡過程其實好簡單,最重要是講貼唔貼面。先吸一啖氣,再將潛鏡戴上,搖搖頭,看潛鏡有否鬆脫。」成人用潛鏡,事實價錢範圍好窄,$400至$800已有好貨色。先前提過「裙腳」,實指貼住面那條膠邊,因此柔軟度唔夠的話易入水是理所當然。「裙腳用得多會硬化,同潛水攝影用的攝影殼那條膠條同一道理。」雖然我對海水含甚麼成份導致塑膠產生甚麼化學反應沒有研究,但看到家中海水魚缸內吸在玻璃上的膠吸盤日趨硬化,就知是必然定律。Denny話唯一解救是用淡水洗和不要用太陽曬亁。
Denny舉例:去到一些小島潛水,「好多人潛完返上島後,用水喉水洗完就算,但其實那些水是海水化淡出來。」腦內叮了一聲,因為我平日也是洗了就算的人,喜歡聽Denny的潛水經正因為他很多細眉細眼位,一個小島無情情不會有自來淡水。還記得他有次示範一種最原始的潛鏡防霞法,就是直接吐口水到鏡上捽。「其實跟用防霞液或牙膏一樣道理,那層薄膜含相似的化學物質。不過被人話過我好多次核突後,現在戒了用口水。」我信他這個老方法,多過信甚麼塊鏡有防霞功能,十呃九騙。
潛鏡越玩越大
「揀鏡還要揀玻璃鏡,而且是一爛全碎的玻璃鏡,購買前應該看到鏡上有貼紙寫明。」這也是安全問題,唔會留𠝹口邊,一碎就玉石俱焚。看現在的潛鏡也越出越大,我也覺得自己那個太老套了。「大視野是趨勢,有些連鏡側也是透明玻璃,睇多一點。」有次跟有搞埋潛水訓練的紅酒軒Simon也講開這類鏡到底有沒有實際用途,哈,但我倆覺得落到水仍舊習慣視線向前罷了,買個大視野的已經夠用。
不過有類人需要用它們,就是那些落水後粗心大意兼沒有環保意識的。看他們一腳就踢到珊瑚,再一屁股四腳朝天壓在珊瑚上,真想揪他們一頓。所以話,有錢也要玩得有品。
售賣點︰
地址︰尖沙嘴漢口道19-21號漢宜大廈1樓D室
查詢︰27241322
最新回應
Kitty︰我對那個鐵框有興趣,感覺安全感十足,不過會否戴起來很重呢?
Simon︰我反而最憎見到有人離開Buddy單獨潛水,幾好身手都好,這是潛水大忌,潛水安全最重要。
相關超連結
http://www.dennywong.hk/open/open.html
Denny的潛水攝影網,大把你都講唔出的深海動物被他攝魂,叫人羨慕。知道他用甚麼攝影器材,更加令人羨慕。
http://www.wineanddive.hk/diving-course12.htm
紅酒軒Simon的網頁,唔只紅酒還有潛水課程。所以話,紅酒、潛水、相機、車,還有……都是一位成功人士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