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商品價挫資金流向將變 - 沈振盈

實戰理論:商品價挫資金流向將變 - 沈振盈

國內股市仍然疲弱,但相信對港股之影響有限。現時國內的A股與H股的差價正逐步收窄,此情況亦是筆者一直所預計的,A、H的差價應由A股跌下來去收窄,而不是胡亂炒高H股去追不合理的A股。筆者相信隨着兩地的A、H股差價已收窄,A股再下跌的空間已經有限。
至於港股,跌至現水平其實再跌的空間已有限,恒指上日收21108點,就算市場預期會再下試去年8月17日的低位,也只不過是跌多不足2000點,又何懼之有?筆者仍然維持分段吸納的建議,現時買一注,再待跌穿20000點之時買多一注。現在大家應該明白為何早前筆者一直建議增持現金,若然在過去數月未有套現,或是過早入市,現時就會受着頗大的心理壓力,而失去了低位買平貨的信心。
上周外圍的商品市場急挫,金價亦從高位最多下跌近130美元,跌至905美元水平。外幣方面亦不遑多讓,高息貨幣全面下跌。正如筆者上周已論及,股市的反彈一定要涉及資金流向的轉變,而當中最有可能的改變原因就是美元反彈。美國在上周二議息之後,聯邦基金利率已下調至2.25厘,再減息的空間實在有限。美元已具備回升的條件,當大量的美元空倉補倉之時,外幣及商品價格自然會下跌,而資金亦被驅使流入美元資產,美股及港股自然受惠。

情緒悲觀升浪快現

若撇開市場情緒因素,其實部份藍籌股已跌至合理的價值區,就算大市真的未見底,現價吸納也不會有太大的風險。過往大家口中經常掛着的長線投資,入市的時機其實是應該等股災,等跌市,而不是胡亂高追。只要股價處於合理價值水平或以下,便不用擔心短期的震盪。
現時的港股其實正在營造底部,筆者仍堅持中期反彈浪快將出現,只要市場情緒繼續悲觀,升浪便越快出現。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