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小國不丹昨天(周一)舉行大選,正式告別君主制度。不丹人雖然不捨得帝制,但都踴躍參加這次歷史性投票。首都延布票站外,滿懷興奮的不丹人大排長龍,等待投下神聖一票,見證新時代降臨。有65歲的祖母,為了返回老家投票,不惜徒步600公里,完成這條民主「朝聖路」。
不丹這次要選出下議院47個議席,政府官員估計投票率可達七成。投票在當地時間9時開始,但延布一個票站外,早上8時多已有200多人排隊等候。他們身穿傳統衣服,伸長脖子,充滿好奇。28歲教師旺諾表示,他在7時30分已到達票站。「我們的國家將踏入新時代,真興奮。」68歲家庭主婦勒哈金一家九口都要投票,她說:「這是我首次投票,這是國家的進步。」
「不用爭取 民主在眼前」
不丹人的民主,是太上皇辛格.旺楚克賜予的,他在2006年12月交出王權,遜位給長子基沙爾.旺楚克,並將權力交給制憲後的國會,基沙爾.旺楚克更呼籲國民踴躍投票。選民投票時,大多心情複雜,因為他們都不捨得國王,更多民眾懷着感恩之心。41歲的士司機塔希說:「這是值得驕傲的一刻,我們不用爭取,民主已在眼前。」
不丹法例規定,選民只能在登記的居住地投票。暫住首都的65歲祖母達馬,為了返回600公里遠的東部老家Trashiyangste村,撐起枴杖,在13歲孫子相伴下,白天翻山越嶺趕路,晚上在村落借宿,花了14天終於回到家,雖然辛苦,還是值得:「我不想僅僅因為會暈車浪,就放棄投票。」
巴國打工女花兩萬回鄉
婆婆要民主,年輕一代也回鄉投票,延布酒店主管吉里的姊姊,遠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打工,不惜花2,500美元(19,500港元)回家。吉里說:「她要坐飛機回來,又住在酒店兩天,花錢免不了。」
不丹民主剛剛起步,有着不少缺陷。一位黨幹事策林坦言:「我們認為民主來得太快了,至少應多等10年,人們可以慢慢學習。我們去過很多村落,探訪過很多家庭,他們都不知投票是甚麼一回事。」
至昨晚,不丹大選有結果,由和王室關係密切的不丹聯合黨贏得壓倒性勝利,47個議席中贏得44個,比較草根的人民民主黨大敗。不丹聯合黨由前總理桑格乃杜領導,他的姊妹全部是王后。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國會可彈劾國王
不丹舉行選舉後,正式確立君主立憲制,雖然國王仍是一國之首,但行政權已歸總理和內閣。國會除擁有立法權外,只有2/3國會議員通過,更可以彈劾國王。
不丹國會分為上下議院,上議院有25個議席,20席由民選產生,其餘由國王任命,議員不得是政黨成員。下議院成員可以由政黨人士出任,但和上議院一樣,候選人都必須是大學生。
雖然國會可彈劾國王,但觀察家指出,和英國君主比較,不丹國王並非純粹是象徵角色,在政壇將有一定影響力,和泰王蒲眉蓬相似。第四任國王辛格.旺楚克之所以決定確立君主立憲制,有分析家指是為了避免重蹈尼泊爾王室因奪權而釀成的滅門悲劇,令國家走向共和,徹底廢除君主制。而且第三任國王吉米多杰.旺楚克早已開始民主化,因為當年西藏被中國吞併,吉米多杰推行民主化,以示不丹非封建社會,免中共以「解放」為名入侵。
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