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參考外國例子擬推行新計劃<br>重建招標加綠化條款

市建局參考外國例子擬推行新計劃
重建招標加綠化條款

【本報訊】市區重建局將舊樓拆完又建受盡非議,近年陸續在多個重建項目大搞綠化工程和開闢公共空間,希望挽回形象,其中跟信和合作的荃灣萬景峰斥資500萬元進行全港最大型垂直綠化。市建局正進行研究,日後為部份重建項目招標時加入綠化條款,研究結果預計年底公佈。 記者:黃偉駿

市區休憩用地稀少,市建局不少重建項目都開闢休憩用地供公眾使用,37個已啓動的重建項目中,多達20萬平方呎公共空間,以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的公眾休憩用地面積最大,達9.4萬平方呎。

萬景峰垂直綠化最大

市建局發言人表示,受重建項目面積與位置影響,綠化工程受限制,會盡量興建空中花園與採用垂直綠化技術,例如灣仔尚翹峯,空中花園面積達1萬平方呎,西營盤怡峯的花園平台更種植草地。怡峰及窩打老道8號則在外牆周邊大量垂直綠化。
不過,垂直綠化規模最大要數07年中落成的荃灣萬景峰,垂直綠化帶面積達7500平方呎,種植了近4萬棵植物,耗資500萬元建成,設自動灑水系統,減省保養人手。
市建局發言人又稱,市建局現時的重建項目面積,平均有六成是用來興建樓宇,四成進行綠化及開闢公共休憩用地。

綠化成本不足千萬元

發言人表示,正進行兩階段綠化研究,參考外國例子,計劃日後為重建項目招標時,將綠化工程加進條款內,已初步揀選了一個未宣佈的項目準備試行。
發言人認為綠化成本只涉數百萬元至一千萬元,相對整個項目數以10億元計的發展成本實是微不足道,而且發展商也有誘因進行綠化。但發言人承認一眾小業主對綠化或抗拒,因為在外牆種植大量植物可能引來大批蟲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