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若身邊缺乏親人照顧及引路,容易走入歧途。東華三院穎妍宿舍服務因未能獲適切及足夠照顧,或於成長上遇到情緒及行為適應困難的女青少年。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1萬3千多元予該宿舍舊生會舉辦活動,讓新舊舍員加強凝聚力,從實際經驗分享中互相獲益。
莉莉說:「我以前好曳㗎,因為屋企成日無人,所以同班豬朋狗友出街玩,又食煙,學校就怕我學壞,幫我申請入宿舍。」今年才16歲的莉莉因缺乏家庭照顧,入住東華三院的穎妍宿舍,離舍後擔任舊生會副主席,與新舊舍員舉行活動,助人自助,回饋社會。
教授新舍員製餅
舊生會今年的活動主題為「煮出『愛』與『成』」,舊舍員透過數次活動,將製作蛋糕及雞批的技巧教授新舍員,其間舊舍員以過來人身份分享面對人生逆境的經驗,又讓新舍員在製作過程中學習處理困難的方法,積極面對人生。蛋糕製成後舍員送贈予親人,加強彼此聯繫,雞批則送贈安老院的長者,以表達關懷,貢獻社會。
有份參與活動的莉莉以舊舍員身份,細心地教授現任舍員製作士多啤梨乳酪蛋糕,又向學員分享自己的經歷,「我媽媽唔係香港人,長期喺內地生活,爸爸喺兩年前退休就返咗內地陪媽咪、姐姐同哥哥,香港就得番我一個人。我日日只係對住四幅牆,生活好悶,好想出街,仲成日唔返屋企㖭!」
6歲遭母親遺棄
其後學校得悉莉莉的情況,擔心她在缺乏管教下誤入歧途,故與其家人商量安排她入住宿舍,以便得到照顧及學習紀律生活。入住宿舍年半後,已學會了獨立,又認識了一群密友,在生活上得到支援。
另一位舊學員佩詩今年20歲,在6歲時遭母親遺棄,自此便轉輾在多間宿舍寄宿,在宿舍裏認識了很多好朋友,又會與社工傾訴心事,在自我鼓勵下成長。她稱:「有啲嘢唔可以去改變,惟有積極面對,我會為自己訂下目標,有方向條路會易行啲。」她認為穎妍宿舍成立舊生會,可讓舍員在大家離舍後繼續做朋友,又可鼓勵現住舍員,非常有意義。
成立舊生會增強凝聚力
東華三院穎妍宿舍的舊生會於04年成立,成員均為曾在宿舍住宿之青少年,現時會員人數約有60人。由於舍員離舍後得到的社會支援不多,為了協助她們建立支援及互助網絡,在朋輩間帶出正面影響,及整合在宿舍所學,回饋社會,故成立舊生會以增強凝聚力。
由於離舍舍員的服務不包括在社會福利署的資助範圍,故舊生會需每年自行籌募經費舉辦活動。今年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1萬3千多元予該會舉行「煮
出『愛』與『成』活動」。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將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由於有些受惠人因搬遷等原因失去聯絡,如在收到善款後一年內,仍無法聯絡指定受惠人,本基金將把捐款全數撥捐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