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很討厭。你坐着一疊鈔票,以為每天用一張,夠用到一百歲。「一百歲不死,到時再領綜援好了。」算盤,打得響;可惜,城巿發脹,柴米油鹽,通通一起脹;這疊防老的鈔票,每天,就得用上兩張、三張……不旋踵,社會上,又多了一個窮愁潦倒的中年漢。
我有一些升值的石頭,有一些貶值的鈔票,算是和局。
一瓶花生油,在澳門,上星期賣澳元八十八,新聞說,今天變了一百二十八。糧油業,通脹厲害?還真小兒科。我去福州買石頭,半年前,賣十八萬的杜陵章,一晃眼,賣八十萬;這八十萬,還是人民幣。我掙的,是港元,折算了,今天買是九十萬,明天,是一百萬……誰叫血汗錢,跟美鈔掛鈎?
港幣不斷貶值,貨品,不斷升值;一邊狂縮,一邊濫脹;恐龍越脹越大,用來捅恐龍的刀子,卻越縮越小;一根牙簽,怎麼能殺一頭巨獸?這石頭生意,越做,越不輕鬆。好在吾道不孤,吾怨,也不孤;更好在,壽山石在大陸價高,真缺錢了,捎幾塊回去,換了人民幣,更見用。
我不善理財,亁脆不理財,有錢亂花,見好就買,買田黃,買蜜蠟,買翡翠……到頭來,嘿,原來這叫做「分散投資」,可以抵銷通脹。房子,脹兩倍,我不賣;跌一倍,不賣;如今,又脹回來了,還是撂在海邊當書倉;書倉,不像錢會貶值,可以「抗擊」通脹。
石頭貴,就買零碎的;或者,拿質地好的存貨去改;以前,一萬塊買的材料,改得好,賣兩萬,還是比人家的天價「珍品」有競爭力。賣來賣去,為什麼總賣不完?奇怪吧?這就叫「購物狂」,我買得多,存得多;你賣光了,我還有,喜歡,還賣得便宜。到沒有了,我賣書;往後這幾年,我打算寫一部好看的大書,一個人,專心,而且誠心,佛祖會庇佑,讓他活得好。通脹,雖然是恐龍,你要是藏了幾張好刀,總能割牠幾塊肉,吃了飽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