孭學生貸款 每月僅餘$4500<br>月供基金五年儲30萬

孭學生貸款 每月僅餘$4500
月供基金五年儲30萬

任職小學教師的伍小姐,是家中重要經濟支柱,兩年前大學剛畢業,現背負一筆學生貸款,每季需還款7,000元。她正為未來進修,及妹妹升讀大學的學費煩惱,希望能重組個人財務,解決所需。由於她沒有投資經驗,專家建議月供基金,只要維持每年有9厘回報率,即可達到目標,另外加大保險保額,為家人增加保障。 記者:張德遜 攝影:李潤芳

伍小姐是小學教師,雖然月入18,000元,但由於每季要償還7,000元學生貸款,加上家庭及個人使費大,每個月收入都是「掹掹緊」。兩年前大學畢業後工作至今,她一直未能儲到積蓄,她說:「自己都知道有問題,做咗嘢兩年,一個仙都儲唔到,都係因為自己太大使,剩唔到錢,所以希望盡快還晒啲讀書貸款。都有留意有冇其他更抵嘅借貸,可以還少啲息,仲計劃兩年後儲10萬蚊嚟讀書,亦諗住打後3年要有20萬蚊,幫補妹妹升讀大學嘅學費,所以家陣下定決心,縮減個人開支,每月儲7,000蚊嚟投資。」
伍小姐坦言:「自己是一個數學白癡,冇任何投資經驗,從來冇買過股票,一隻新股都未抽過,亦冇投資過基金,勉強嚟講,份儲蓄保險算係投資啩!為咗達到未來嘅目標回報,唔介意承受較高風險。」

個案

個案:伍小姐
年齡:27歲
職業:教師
每月收入:18,000元
每月支出:家用6,000元、生活支出4,000元、月供保險1,009元
每月可動用投資額:7,000元
症候:缺乏投資經驗、不懂如何理財
投資目標:以最短時間還清讀大學時的學生貸款、兩年後儲10萬元進修,打後3年儲20萬元供妹妹讀大學

現時學生貸款息率甚低,可減少利息支出。 資料圖片

分析
學生貸款息率較私人借貸低

伍小姐總共借了18萬元學生貸款,需要還9年,最新的貸款息率為4.88厘,每季需還款7,000元。晉裕集團投資研究部聯席董事林偉雄表示,現時伍小姐的學生貸款息率不足5厘,已十分吸引,遠較其他私人貸款息率8至9厘為低,因此,伍小姐毋須考慮其他私人貸款,取代現有還款計劃。
再者,港元跟美元掛鈎,美息正踏入減息周期,港息無可避免向下調,所以伍小姐的貸款息率將有再下調空間。加上本港通脹加劇,估計最新通脹率勢將超過5厘,若將現時伍小姐的4.88厘貸款息率減去通脹,伍小姐實際是免息向政府借錢。

變相免息借錢

伍小姐希望每月省下7,000元,月供投資計劃,達到兩年後能儲10萬元進修,及打後3再多儲20萬元,幫補妹妹讀大學的學費。以伍小姐現時年薪21.6萬元(1.8萬元x12個月)計算,一年合共償還2.8萬元學生貸款(7,000元x4季),另外尚有來年的1,846元薪俸稅,及每月生活開支一年合共約13.2萬元,她一年只餘下54,046元,即每個月實際動用的投資金額只有約4,500元。

冀年回報率9%

要達到伍小姐兩年後儲下10萬元來進修並非難事,即使不作任何投資,每月將4,500元存在銀行,兩年後其銀行存款就有10.8萬元;若將每月4,500元月供基金,以每年9%回報率計算,投資回報就有117,840元,足夠進修所需。

助妹圓大學夢

踏入第三年,伍小姐開始為妹妹的20萬元大學學費做準備,林偉雄說,將首兩年儲蓄的款項減去10萬元個人進修學費,剩下17,840元,繼續投資,假設年回報率同樣為9%,3年後回報將有23,100元。
另外,每月繼續月供基金4,500元,按每年9%回報率計算,3年後投資回報就有185,180元;兩筆投資回報合共有208,280元,剛足夠妹妹的大學學費(表1)。

投資建議--基金
主攻新興及亞洲市場

由於伍小姐沒有任何投資經驗,林偉雄建議,每月供款用作投資基金,透過平均成本法分散風險。
另外,伍小姐的基金組合亦不宜太分散,建議只月供兩隻基金,包括摩根富林明新興歐洲、中東及非洲基金,及JF亞洲內需主題基金,各2,250元。兩隻基金都是投資高增長新興市場,雖然風險較高,但由於二者相關度較低,前者從地區潛力揀股,後者則以行業前景出發,能減低風險。

JF亞洲內需主題基金

主要投資消費、金融、地產及基建等行業。由於亞洲地區的人均收入增加,尤其中國及印度,購買力增強,帶動當地消費,有利零售、房屋需求,及金融投資。加上亞洲政府為維持經濟增長,都願意大量投資基建,使基建股前景看漲。

摩根富林明新興歐洲、中東及非洲基金

主要投資東歐、俄羅斯、中東及南非等國家,這些市場未來增長潛力高,且較少受美國次按問題影響。
俄羅斯及中東國家天然資源豐富,全球七成石油及天然氣儲藏量都蘊藏在此兩個地區,能源價格高企,使兩個地區收入大增。南非則蘊藏豐富貴金屬,受惠商品價格急升,而且其於2010年舉行世界盃,相信世界盃舉辦前後,能帶旺當地經濟及股市。

保險
勿將儲蓄壽險當投資

現時伍小姐買了一份婦女保險,提供醫療及人壽保障,具儲蓄成份,每月供款1,009元,保額100萬元。由於伍小姐是家中經濟支柱,可考慮加大保障額至200萬元,為家人提供較大生活保障。據保險業人士稱,月供保費由1,009元增至約1,100元。此外,林偉雄提醒,切勿將具儲蓄成份的壽險視作投資,因為其儲蓄回報只能抗衡通脹,令供款免被通脹蠶食。

婦女病越來越普遍,不少女士也會購買婦女保險傍身。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