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患者 嚴控血糖風險大<br>逾萬人參與測試 美國研究被叫停

糖尿患者 嚴控血糖風險大
逾萬人參與測試 美國研究被叫停

糖尿病人嚴格控制血糖水平被指可降低心臟病發風險,或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美國一項有逾萬名患糖尿病超過10年的病人參與的研究發現,用激進手段嚴格控制血糖,令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死亡風險反較血糖超標的患者為高,由於結果具極大爭議性,研究已於上月初喊停,專家正深入分析嚴格控制血糖反而提高死亡率的原因,最快今年6月才有進一步結果公佈。 記者:鍾麗霞、梁瑞琼

美國報章《USATODAY》近日報道一項名為ActiontoControlCardiovascularRiskinDiabetes(ACCORD)的大型研究,在2001年開始招募中年及老年糖尿病人參加,最終有10,251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參加,患者分成嚴格控制及不嚴格控制血糖兩組,前者透過每日檢查血糖七至八次,並配合藥物治療,務求將血糖水平,即糖化血紅蛋白降至正常的6%以下。正常的糖化血紅蛋白為4%至6%,而糖尿病人最低限度要將糖化血紅蛋白降至7%至7.9%的水平。

震驚醫學界

研究初期結果顯示,嚴格控制組的參加者,其糖化血紅蛋白平均可降至6.4%,而不嚴格控制組則維持在7.5%水平,但嚴格控制組的死亡人數為257人,不嚴格控制組只有203人,患者死亡原因多數是心臟病。
研究人員無法解釋為何血糖在回復至接近正常水平時,反而死亡人數增加54人,醫學界對研究結果感到震驚,美國聯邦政府認為嚴格控制血糖或會增加死亡風險,上月6日已暫停有關研究。

原因仍是謎

研究人員目前已排除藥物引致的併發症增加了死亡風險。美國糖尿病聯會分析有關研究結果後建議,糖尿病人應將糖化血紅蛋白保持在不低於7%的水平,但當稍後有更多數據公佈時,不排除修訂建議。
不過,另一項在上月13日公佈,有11,140名糖尿病人參與的國際研究顯示,將血糖水平嚴格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的一組病人,並無出現額外死亡風險,故醫學界暫時仍未能解開這個困擾全球糖尿病人之謎。

專家之言
腦與心臟或未能適應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盧國榮表示,現階段難以評論有關研究結果,但嚴重糖尿病患者某些器官功能已受損,一旦在短時間內突然降低血糖,腦、心臟等未必能適應低血糖,出現中風及心臟病等併發症的風險也會較高。
他指,雖然醫生一般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將血糖降低,但沒有一定的指標,而是按患者的情況「度身訂做」,「病人跟住食藥就一定會降低血糖,但如果病人食少咗嘢(食物),血糖就會降得太低,醫生又要視乎病人嘅腎功能等(因素)嚟決定,所以一般都唔會降得太低。」現時會建議病人將糖化血紅蛋白維持在6.5%,若患者年齡較大,則建議降至7%。盧國榮表示,要有效控制血糖,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減少吃高脂及高糖食品,採用少食多餐為原則,多做運動,戒掉煙酒等不良習慣,並定時接受驗血及併發症等檢查。
本報記者

預防糖尿病及併發症小貼士

藥物:按醫生指示定時服降血糖藥
飲食:減少吃高脂及高糖食品;少食多餐
運動:多做運動,保持標準體重
生活:戒煙酒,保持身心愉快
其他:每日監控血糖,定期接受身體檢查

資料來源:香港糖尿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