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提名戰鬧出護照風波。民主黨角逐提名的奧巴馬(BarackObama)和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麥凱恩(John McCain),都爆出遭國務院職員或合約員工偷看護照紀錄。儘管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Rice)已向三人道歉,國務院正調查事件是否涉及政治動機。違規合約員工的公司行政總裁是前中情局主管,事件更耐人尋味,有記者形容今次是新「水門事件」,國會準備介入調查。
國務院周四證實,三名合約員工曾私自翻查奧巴馬和麥凱恩的護照檔案後,前天(周五)再承認希拉莉檔案去年夏天也曾被一名國務院護照部門實習生查閱。但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SeanMcCormack)解釋,該實習生當時正學習使用電子護照紀錄,查閱希拉莉檔案只是為了「實習」,事後已被告誡。
至於翻查奧巴馬和麥凱恩護照檔案的三名合約員工,分別來自國務院承辦商TAC(TheAnalysisCorporation)和StanleyInc.,其中Stanley剛贏得一份五年、價值5.7億美元(44.5億港元)合約,為國務院提供護照服務。Stanley兩名員工分別於今年1月9日和本月14日偷看奧巴馬護照檔案,雙雙被炒;TAC員工上月21日翻查奧巴馬和麥凱恩紀錄,沒有被辭退,發言人說是國務院意思,以助調查。
曾領導國家反恐中心
鬧出保護私隱不力的軒然大波,國務院聲言會徹查事件,由於三名合約人員只有一人未被撤職,國務院將集中火力調查那名TAC員工,向他進行測謊,評估他偷看翻查奧巴馬和麥凱恩護照是否涉政治動機。TAC的創辦人和行政總裁布倫南(JohnBrennan)背景複雜,曾是中情局副執行主管和國家反恐中心主管,更是奧巴馬情報和外交政策競選顧問,而TAC過去幾年曾協助國務院自動更新恐怖分子名單。至於另兩名涉案的StanleyInc.員工已被撤職,國務院難以迫他們回答問題,當局惟有召開大陪審團,傳召兩人宣誓作證,才可以迫他們交代一切。
被翻查的資料包括候選人身體特徵和申請護照紀錄,國務卿賴斯私底下致電三位候選人致歉,她說:「我向奧巴馬說對不起,如果我的檔案被偷看,我也會感到困擾。」奧巴馬接受賴斯道歉,但稱應跟進調查:「這不是孤立事件,這是一連串個人資料紀錄被竊看事件,顯示政府運作有問題。」麥凱恩都要求調查。
國會外交事務主席伯曼(HowardBerman)表明會調查。雖然暫時未知三位候選人被偷看資料是否有政治幕後黑手,但在高舉私隱旗幟的美國,發生如此侵犯私隱的事情,已令美國上下嘩然。
美聯社/路透社/《紐約時報》/美國霍士新聞頻道/《華盛頓時報》
布殊擴資料庫 私隱盡失
奧巴馬、希拉莉及麥凱恩的護照檔案,自去年起先後被國務院合約員工非法偷看,一個原因,是喬治布殊政府為了反恐,不斷擴大獲取美國國民個人資料計劃所致。
今年1月9日,奧巴馬的護照紀錄首次被人偷看同時,正是國務院轄下的領事事務局發出新指引,容許國土安全部、司法部、聯邦調查局、全國反恐中心、「外國政府及國際刑警」等機構的資料庫聯成一線,方便各部門進入美國國人的個人資料庫查閱,以便加強反恐、邊境保安工作及防止詐騙。新措施經過40天檢討期後,已於上月25日正式生效。
擴大個人資料庫,未必與違規偷看參選人資料有關,但卻讓執法人員彈指之間,就可輕易進入資料庫查閱任何人的資料。
美國《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