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假期第一天,清晨叫了的士去機場。
司機繆先生交往了幾年,已是熟人,六點十五分到我樓下之前,已經送了一個客人去機場,做到我,已是第二輪。
街上人少車少,繆先生說,到了長假期,乘客稀少,許多租車的的士司機開上一天,可能剛剛好付車租和石油氣錢,等於白做,所以亁脆不開了。
我問他如果租車,一天的車租加石油氣大約多少錢?他說三百多車租加近二百元氣錢,要做到五百元才打平。他的車是自己的,要供車會,所以停不下來。
的士加價,起錶加一塊錢,以後跳錶卻不加價,走一轉增加一塊錢收入,一天也不過多個幾十塊錢。在今天,真的沒什麼用。
如果跳錶不加價的話,起錶價其實加五塊錢,加到二十元也不為過,一轉車司機多賺五塊錢,這才有點實際幫助。對長途客來說,五塊錢不會是個大負擔,至於短途客,也只是個適應過程,久了也就慣了。
那麼多年不加價,爭取一次機會不容易,現在爭取到了,卻又沒什麼作用,有點浪費。
一路說說聊聊,到了機場,車龍出現,熱鬧非凡,好像全香港的人都趕着去坐飛機。港幣跟着美金貶值之後,到外地旅行都加了價,相比之下,給的士加幾塊錢,就是很小的數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