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急症室服務一直為人詬病,患心臟病的老翁因不適,由救護車送到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被分流為「次緊急」,他等候七小時期間未獲任何治理,直至病人情況惡化,醫生才予以急救,目前老翁仍入住深切治療部,家屬斥責該院處理失誤,致病人延誤診治。
讀者梁女士的父親(83歲)患有心臟病,兩年前曾接受植入心臟起搏器手術。本月3日,梁父突然出現氣喘、頭暈及呼吸困難等症狀,約中午12時半召喚救護車,由其七旬母親陪同到威院急症室求診。當時梁父被分流為次緊急類別,惟一直不獲醫生接見。至晚上約7時半,梁父才因病情惡化須進行搶救,當晚即被送入深切治療部,留院至今。
在深切部留醫
梁女士質疑急症室病人候診安排有問題,導致父親被延誤診治,事件存在醫療失誤。她說:「嗰日阿媽等咗四個鐘,都冇醫生睇過阿爸,佢不斷問醫護人員,醫生仲話佢好忙,唔好煩佢!事後醫生證實阿爸有心臟衰竭同肺炎,要轉入深切治療部。我哋投訴,醫院話嗌過阿爸一次!老人家聽力唔好,聽唔到好正常;但如果真係嗌過,我媽問嗰陣佢哋又唔講?」梁女士又不滿其父在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時,因插胃喉插穿腸,導致腹膜炎。
認服務須改善
威院回覆,醫生就有關事件與病人家屬會面及書面解釋,而應梁女士的要求,該院隨附該覆函予本報。該院在覆函中表示,急症室醫生曾於中午1時52分叫喚梁父,惟沒回應。醫生計劃稍後再嘗試叫喚,但當日異常忙碌,被分流作次緊急或非緊急情況的病人需等候較長時間。及至晚上7時40分,梁父被發現面色蒼白及呼吸困難,需即進行搶救。該院急症室部門主管覆審事件後,認為急症室有關病人候診安排有改善空間。
檔案編號:0305031
特稿
由醫生做分流更準確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表示,事件反映公立醫院急症室人手及資源仍然緊絀,病人候診安排也存有漏洞。
他表示:「𠵱家公立醫院急症室只用呼叫病人名字嘅方式,其實唔足夠,建議可以改用派號碼卡嘅方式,加裝顯示屏,病人就可以清楚睇到,唔會漏。另外,據知有公立醫院交由醫生做分流,咁就可以更準確將病人分類。」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