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告別阿扁 告別悲情 - 盧峯

蘋論:告別阿扁 告別悲情 - 盧峯

台灣將會在今天舉行第四次總統直選,選舉並可能帶來第二次政黨輪替;因為國民黨的馬英九先生在民調及聲勢上一直領先民進黨的謝長廷先生,很有機會在大選中勝出,令國民黨重掌政權。
由於國民黨及泛藍陣營已在較早時的立法委員選舉中大勝,取得超過三分二以上的壓倒性多數;有些人擔心國民黨重掌政權會令台灣重回一黨專政的局面。民進黨及謝長廷先生更一直以這個憂慮作為主要議題,希望選民重新考慮是否該投票予馬英九先生。利用選民的憂慮或恐懼來爭取選票是選戰中常有的策略,但即使馬英九先生真的在今天當選,國民黨也不可能隻手遮天,也不可能損害台灣的民主政體。
應該看到,經過多次民主選舉包括三次總統直選後,主權在民的意識已深深植入台灣民眾心中。選民以選票支持或懲罰政黨及候選人已成為政治生活的常態,政黨輪替已成了正常的遊戲規則。這些政治文化的改變再加上強大的在野黨、民間力量及傳媒監察令台灣的民主政體變得相當牢固。任何人不好好履行對選民的承諾固然會在往後的選舉被唾棄,任何政黨或當權者若濫用權力或不尊重政治倫理更會立時招來社會及民眾的強力反彈。年多前陳水扁總統及家人陷於舞弊醜聞,數以十萬計的台灣民眾就組成紅衫軍,發動遊行及抗爭,幾乎逼得阿扁總統要躬身下台。由此可見,台灣人民及民間團體本身有足夠強力的力量可以制約當權的政黨及政府。
另一方面,國民黨在野八年後已完全失去過去的壟斷優勢。它能夠捲土重來靠的不是本身的政績,而是民進黨及阿扁政府的貪腐無能。假若國民黨還不好好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重生機會,反而再次展示權力的傲慢,反而想獨攬大權;那它不但會在四年後失去一切權力,並可能被人民永遠唾棄,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面對這樣的前景,面對選民的監察,國民黨高層怎麼敢胡來呢?

其實,不管當選的是馬英九或是謝長廷先生,真正的贏家都是台灣社會、都是台灣民眾。
民主選舉、民主體制都需要不斷完善,不斷累積經驗的。每一次選舉,每一次投票都可以令選民更了解手中選票的價值,都可以令人民及社會看清楚政體有甚麼問題需要修補,都可以讓習慣享受權力的當權者警醒,減少權力催生的腐化。經過今天的總統大選後,台灣的民主體制肯定比以前更成熟,台灣民眾及政黨對權力和平轉移肯定更習以為常。這些都將協助台灣人民累積優良的制度資產,將成為推動台灣政制持續發展的動力,將成為台灣長治久安的基礎。
除了這些長期、深遠的好處外,今次總統大選肯定會改變台灣的政治生態,肯定會改變台灣政府的政策選擇。在整個選戰過程中,選民求變的呼聲此起彼伏,選民打破悶局的呼聲從未間斷。假若馬英九先生乘着這股求變的浪潮上台,他在多方面的政策特別是大陸政策肯定會有新猷,甚至可能迅速啓動三通政策,改善台灣在經濟上被孤立的局面。即使是民進黨的謝長廷先生當選,他為了民進黨的前途,為了本身的政治前途也不可能漠視這種求變及求突破悶局的浪潮,也不可能延續阿扁的錯誤政策路線。換言之,今次大選不但將令阿扁政府告終,更將終結阿扁的無能管治。對台灣民眾來說,這怎不是個大喜訊呢?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