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香港的公營醫療服務水平,總的來說其實不錯。可是隨着人口老化,除非將來大幅加稅,否則政府不可能應付。開源是必須的,問題是怎樣開源。
中產階級享用的社會福利少,卻承擔了大部份公共開支。再立法規定他們買醫療保險,反抗是必然的。
你或會說:醫療保險有何不好?可分擔風險嘛!
這說對了一部份。分擔風險,即健康的人資助患病的人,那還可接受;最可惡而又不能杜絕的,是正直的人資助濫用的人。不信嗎?你可問問任何一個私家醫生,每星期遇上多少個濫用醫療保險的病人。
香港崇尚自由。喜歡買醫療保險的人早買了;不喜歡買的,你勉強他,肯定翻臉。
怎樣解決融資問題呢?我認為強制醫療儲蓄較可行,戶口的錢只給自己和家人使用。多數人有了儲蓄,政府便可提高公營醫療收費。公營收費高了,部份病人自會光顧私家醫院,公私營失衡得以舒緩。至於最窮的人接受公營服務,繼續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