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長者七個血壓高 - 左丁山

十個長者七個血壓高 - 左丁山

最近講吓花生浸白醋,惹來大量電郵詢問,足見好多讀者關注血壓高嘅問題。
政府發表「醫療改革諮詢文件」,左丁山揭開瀏覽,搵到第七頁,睇到表1.1,先至明白點解有咁多讀者關心血壓高嘅問題。根據表1.1嘅數字,香港嘅高血壓病患率大增,令左丁山為之一驚:
六十五歲以下:一九九五年係13.7%,二○○三年係20.5%。
六十五歲以上:一九九五年係53.2%,二○○三年係68.8%。
總人口:一九九五年係18%,二○○三年係27.2%。
𠵱家與二○○三年比較,相隔五年,一個合理推測係高血壓病患率比例應該更高,大膽啲講,在二○○八年,六十五歲或以上嘅長者,可能十個人之中就有七個患上高血壓,六十五歲以下嘅,十個人之中就有四個人患上高血壓。高血壓嘅定義係140/90或以上的水平。
香港人口老化,已是不爭事實,而老人中,就有七成機會患上高血壓,好容易隨時出毛病。本來數字未必一定可信,但最近見到K教授(六十五歲以上)以及秘書V嘅哥哥(六十五歲以下)差不多時候入醫院做血管手術,當堂唔敢唔信。
食療或吃藥來降低血壓,係治療措施,醫藥費可能幾高吓,入私家醫院做血管手術隨時要十萬八萬元(住大房啫噃),即使買咗醫療保險,亦未必夠保,你話要怎麼辦,怎麼辦?社工教授C博士話:「預防勝於治療,係普通常識,但從來冇人認真研究如何做好預防。政府嘅醫療開支確實係好大,但幾乎絕大部份用於治療,梗係貴好多啦。嗰份醫療改革諮詢文件猛咁講融資方案,都唔講預防嘅,我好想知道政府用幾多錢去做好防病工作。」
呢個問題好高深,譬如話,左丁山點樣預防他日高血壓呢?睇K教授嘅例子,食得清淡有足夠運動(游水、太極、行山),已無工作壓力,一樣血管栓塞喎!家庭醫生H對左丁山講,「同你睇病咁多年,一定要同你講多幾次,平日要做帶氧運動,最好係買多對靚跑鞋做平地緩跑,一定要出一身汗,等血氣運行。游水好難見效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