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 - 陳寧

十六歲 - 陳寧

有人介紹我看一個十六歲女孩的blog,料想我會感到有趣。遂跟讀了一段日子,愈看愈覺得不得了,若把這些青春生活札記結集成書,殘酷與震撼程度更勝早幾年出道的北京女孩春樹,而她是我們的「香港娃娃」。
女孩的生活似乎多姿多采,換男友如換衣服,絕對忍受不了單身,失戀最久不過四天。交往的男人都比她年長許多,但她彷彿比他們自己更懂得他們。還沒到二十歲,已經知道受傷的滋味,學會如何愛得安全。又十分沉迷物質享受,買Prada化全妝穿高跟鞋。她對現代兩性關係和社會現實有深入而尖銳的看法,這些可能從流行讀物學來(這不難想像),也可能是親身體驗的感受(這才可怕)。
最意想不到的是,她的文筆很好,竟愛讀康德與李維史陀,不是一般反叛少女。她就像《紅樓夢》裏那些少女們的現代翻版,若無其事地綻放才華。那些愛她的男人,大概也深知留不住小妖精,在她面前都有點窩囊。
十六歲(最多十八歲),是一個魔幻的階段。介乎成人與兒童之間,自以為是的世故如長矛,狠狠刺穿世界的虛偽,如果提煉成功就成龍成鳳(如波娃),如果把握不好,過了二十歲就凋謝,平庸一生(如Lolita)。
不是所有人的十六歲都這般奇妙。十六歲那年,讀到鍾曉陽十六歲寫就的《停車暫借問》,驚為天人,見識了天才為何物。那時的我是一嚿飯,生活沒有半點值得驚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