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br>綠營文宣尖刻 專攻馬英九大陸政策

採訪手記
綠營文宣尖刻 專攻馬英九大陸政策

台灣廣告界的創意,在這場政治競選中展露得淋漓盡致。選戰以來,馬營的政綱「終極統一」與「共同市場」,一直都是謝營攻擊的重點。
綠營在廣告中以隨地小便的大陸人、憂慮失去工作的醫生、擔心失業的農民等作為廣告主體,把馬的「共同市場」描繪成可怕的一幕,對台灣中下層選民產生了相當的效應。相比之下,馬的解圍廣告則顯得蒼弱無力。
中共近日處理拉薩事件的手法,更成為綠營的大幅廣告內容:「今日的西藏,就是明天的台灣!避免悲劇,記住,一定要選一號!」馬英九一句「不排除拒絕派團參加北京奧運」,綠營廣告立即跟進:「國家大事,形同兒戲:馬英九自我封閉,污辱國人!」而馬營同樣只能倉促應對,兩營廣告文宣之高下,可見一斑。

藍營反應慢被牽着走

台灣廣告界人士認為,馬營的廣告力求擺脫過去國民黨高高在上的形象,力圖搶攻更多中南部的選票,那是對的;但廣告概念性太強,缺乏具體生動的載體,而且不善於利用突發事件作創意宣傳,反應不夠快,因此總給人一種被綠營牽着走的感覺。
謝營的發言人趙天麟稱,他們的廣告注重用幽默的方式,吸引觀眾讀者,訴求的對象是20歲到35歲的年輕人,例如那組「和你的孩子促膝長談」的電視廣告,謝長廷與家長對話,就有很強的親和力,打動了不少的觀眾,被讚是這次大選中「看過最好的廣告」;而且藍營也跟着仿照,拍了一個創意完全相同的廣告,「抄襲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