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唔係畫花個城市

我哋唔係畫花個城市

曹操都有知心友,正邪實難分界。你話街頭藝術家破壞城市景觀,我話政府猛拆才是罪魁。文化不同,是前因也是後果;於是歐洲人懂欣賞街頭藝術品的實驗和反建制精神,更有合法塗鴉區,作品甚至會被人偷去拍賣。無大奢求亦無意改變大氣候,6個本地街頭藝術創作單位今回殺入蘇豪搞室內展覽,無非想公告天下:「我哋唔係齋宣洩,仲識建設」。

撰文:怪秀
攝影:周旭文

破壞/建設StreetArt好帶挈

港人好行街,行街就消費,周末更喜歡出街蒲,但對於街的認知卻限於皮毛,遑論街頭藝術。負責策劃街頭藝術室內展《OntheStreet》的Gordon,本身來自RDPlayroom,一直本着「激發新人接觸StreetArt」精神。「唔係畫花個城市,亦無礙市容,只想表達訊息。我體諒港人對呢門藝術唔接受,但我認為每人該有表達自己的空間。」事實上,香港沒可做的空間,以前曾灶財那壁江山都是辛辛苦苦才打回來的。於是《OntheStreet》反諷地「就係要香港街頭藝術搬入室內,用傳統展覽空間展示本來屬於街頭的作品。」

■6大創作單位聚首伊利近街,希望透過畫街思考自己跟公共空間的關係,讓大家接受StreetArt。

■誰還敢說塗鴉是沒指向性的破壞?

■「KeepWalking」隱喻頂硬上的人生嗎?

■行色匆匆間的驚鴻一瞥。

■宣洩跟建設只一線之差?

Dom=KillTheBoss

6大展出單位中,態度最怪最烈首推Dom@StartFromZero。Dom自稱全職街頭藝術家,玩StreetArt已去到第8個年頭,牌子中的Start已含「STreetART」這個意思,而第二層意思則非常正面,鼓勵人們失敗了從頭嚟過,StartFromZero。「香港人太死板,太ABCD,日復日年復年,10年後回望,發覺係零──做人要有某種記錄留低至得。」所以選擇StreetArt傳播自己Message,「希望慢慢可以由唔正常變番正常,最好可以波希米亞一點」。作品取材果然波希米亞,殖民地時代遺下的菜檔,成為今次Dom的StreetArt舞台,Sticker上更寫着KillTheBoss,極富挑釁性。

■瀕臨集體回憶邊界的菜檔,成為Dom的街頭舞台。

P=游擊

加拿大多倫多著名ArtSchoolOCAD畢業的P,喜歡畫畫到認為是一種需要的地步,更覺得StreetArt特有的即時性非常吸引。「其他ArtForm欠缺這種即時反應的能力,包括你可以鬧,可以讚,更可以將個Art伸延開去,引來討論。街頭藝術本身就有唔守規矩的特性,好游擊。香港人由細開始聽慣指令,但街頭藝術係違反聽話,高層次嘅作品仲會破舊立新,所以香港人未得住。」作品《Toyhouse》靈感來自灣仔利東街等將要被消滅的地方,在P的眼中,政府將那些地方變為自己的遊樂場,自得其樂。

■《Toyhouse》由StreetPhotoDevelop出來,瀕臨拆卸的地方看似歡樂場。

KeithChan=癡線

Keith是攝影師,之前往英國CamberwellCollegeofArts深造,半年前回港努力打造其《Passers-By》攝影系列,企圖以StagePhotography那種用鏡頭營造故事的手法,加上Documentary式寫實風格,帶出街頭攝影的曖昧性。《Passers-By》講的是途人與街頭小故事。到底是我們有能力控制環境,還是被環境控制我們的人生?「香港係一個癡線嘅城市,壓迫感非常強烈。相比之下,倫敦係渺無人煙嘅另一個世界,但反而英國個StreetArtScene就蓬勃得多,連Banksy喺石屎牆上嘅作品都可以成幅偷咗去做拍賣。」

■作品Untitled#14fromthe《Passers-By》Series。

Andre=Anti-Establishment

身份多多的Andre先生以攝影師身段出場,言不多,但句句中的。「StreetArt某程度係透過破壞去建設,係反建制,唔係個個政府頂得順。我最近很喜歡留意SanPaolo的StreetArtScene,無論顏色、題材、環境一樣都非常Rich,好南美人色彩。可能個政府太廢,所以民間有好多聲音,導致個Scene好蓬勃。」Andre先生言下之意,即香港政府唔夠廢,定係我哋太少人願意出聲?

■成個社會都在講集體回憶,實情人人心中有鬼。後殖民時代的一個重要Cue位,Andre認為只有攝影才能留住街頭巷尾的本來面貌。攝於灣仔利東街。

Tat&Vi=唔鍾意太亁淨

玩StreetArt的人都喜歡那份源自挑戰建制的刺激,GraphicAirlines的Tat同Vi也不例外。凌晨兩三點出發到上環視察環境然後下手,運氣好的話,可以Keep到成年;至於運氣不好的,大有人在。「有朋友下晝去九龍灣做,跟住有人報警,然後坐一晚,罰千零蚊囉。」Tat覺得StreetArt可令城市豐富一滴,真實一點,「香港𠵱家太亁淨了,其實亂亂哋至精采。」阿Vi就想有個港版的重慶中國藝術村,「成棟大廈任我哋畫其實會好靚,唔係棟棟樓都蝦肉色先靚囉。九龍灣有好多圓圓哋、螺旋式嘅多層停車場,好好畫,政府不妨考慮一下。」

Tat

■香港人有鋪癮潑你冷水,阿Vi作品(下)叫你咪周圍插,MindYourFinger。至於Tat作品玩StreetArtConcept,多層Layer如城市歷史要慢慢儲慢慢Keep。

Vi

BigMad=深

如果說Dom是最Hardcore中的一位StreetArtist,那麼BigMad就是最冷靜最神怪的一員。自稱從事多媒體設計的他,參展作品清一色參照港式路邊交通燈箱。話題由StreetArt靈感之源到港式指示牌,BigMad話香港的SignageSystem離譜地完善,「唔使用腦,淨係識得跟住箭嘴行呀行,習慣咗依賴,縱壞晒,再咁落去只會退步。」

■黑綠色十字架燈箱StreetArt作品,成為BigMad諷刺消費主義的工具。

OntheStreet

展期:即日至4月5日
地點:中環伊利近街下段15號地下「CultureClub」
網址:
http://www.cultureclub.com.hk
http://www.rdplayr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