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緣由<br>政府借「臨時」名義避諮詢

官司緣由
政府借「臨時」名義避諮詢

保護海港協會再次在保護維港的戰場上勝出漂亮一仗,該會創辦人及顧問徐嘉慎昨日獲悉官司勝訴後直言,政府「遮遮掩掩」於憲報公佈中環灣仔繞道需進行臨時填海工程,不作公開諮詢,企圖繞過法例達到填海目的;最終延誤繞道完工進度,政府實難向全港市民交代、需負全數責任。
徐嘉慎指政府再次違反承諾,未有兌現所有填海工程均諮詢公眾的期票。政府聲稱填海只屬臨時性,也有誤導公眾之嫌,臨時沒有一個時限性,難免惹來一連串質疑:何時拆除填海的土地?若政府改變主意,將臨時填海變為永久性,公眾是否申訴無門?不過,政府將填海定性為生財工具,他對維港長遠前途仍是悲觀,「個海遲早會絕種。」

保港會指官司不必要

保護海港協會主席陸恭蕙則指出,提出司法覆核耗費的人力物力難以想像,逼不得已始訴諸法律行動,期望政府不要就判決提出上訴。她承認提出司法覆核前,曾多次去信政府質詢臨時填海是否違反《保護海港條例》,但遲遲未獲回應,「特首應該追究點解有咁嘅事發生,呢次官司根本唔需要打。」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