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最需要解放思想的是掌權者 - 李怡

蘋論:最需要解放思想的是掌權者 - 李怡

溫家寶總理在前天記者會講了許多話,他反覆強調並在最後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的,是「解放思想的問題」。
解放思想,是中共建政以來講了五、六十年的詞語,毛時代、鄧時代都講,現在溫總更「明確告訴大家」,解放思想「將永不停止」,也就是思想要永遠解放下去。
對於生活在自由世界的人,「解放思想」是陌生的詞語。人們只知解放黑奴是指身體從奴役中解放,而人的思想是看不見摸不着也無法束縛的,因此不存在要不要解放思想的問題。
但溫總主導的,並不是一個自由社會,因此他說的「要使每個人,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思想得到解放」,就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從掌權者到民間一脈相承的固有思想觀念,確實阻礙着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
固有思想觀念的束縛,主要來自中共以革命暴力建立政權,所形成的一些治國觀念。
第一是由於真的從槍杆子裏出了政權,因此中共領導人不但相信暴力對建立政權是必須的,而且相信暴力對維持政權甚至建設強大美好國家也是必須的。最近德國之聲播出一段關於西藏事件的評論,其中一句說:「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無缺的,而中國的哲學似乎是,任何事物都可以通過暴力變得完美無缺。」評論指的是:中國要通過暴力使奧運變得完美無缺。
革命戰爭帶給建政後政權的第二個特點,是敵我界線劃得太嚴太苛,敵情觀念太重。任何讓掌權者看不順眼的事情,都先確定為「有計劃、有預謀的行動」,而不能接受有自由意志的人,對事物有自己個人意志的反應。以西藏事態來說,是否達賴喇嘛「有計劃、有預謀」的行動,需要拿出證據來,拿不出證據就要接受國際獨立組織的調查,調查也不能僅僅調查達賴和流亡政府,還應到暴亂發生地點對百姓、對軍隊作實地調查,不能以一句「難道都同達賴無關嗎」,就當作證據。
由革命戰爭建立的政權的第三個特點,是執政黨與領導人的絕對權威。在打江山的過程中,軍隊必須強調紀律、服從,強調下級服從上級。延伸到建立政權後,也一直有領袖崇拜的傳統。至今雖已無人有毛、鄧那樣的神化地位,但每一次領導人講話,都被指為「重要講話」,而聆聽的人都像小學生似地以崇敬的眼神去「領會」一些說過百遍的廢話,就知道在這種政治體制下,是決難有溫總所寄望的「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和創造能力」的。

革命政權的第四個特點,是意識形態化傾向。過去奉馬列理論為聖經,後又加毛澤東思想,再後又加鄧小平理論,然後是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現在是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再過幾代,中共領導人的講話提到的「理論」會越來越長。這些都是束縛思想的符咒。溫總說的要「破除迷信,反對本本主義」,而他的談話就離不開鄧小平,而他本人之喜歡拋書包,其實也是一種束縛思想的本本主義。
革命政權的第五個特點,就是從「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而派生的救國意識與民族主義。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歷史,又有百年被侵凌的恥辱,兩者發酵,可以促使民族自尊自強,也可以成為一種包袱,使一個民族自卑自大。後者就產生了狹隘民族主義的怪胎。「舉辦奧運是中國幾代人的夢想」這種說法,就是怪胎產下的嬰兒。
革命政權的第六個特點,就是從戰爭時期軍事行動的保密性延伸至今,使掌權者對芝蔴大的事也當國家機密。鎮壓行動之前必須驅趕境外記者。
其實,若真是出於維持社會秩序,警察行動又有甚麼見不得人的呢?所有文明國家的警察行動,都是公開透明的,惟有專權國家才會「關起門來打狗」。
解放思想,最需要解放革命政權所帶來的上述(或更多)固有思想。只要掌權者的思想徹底解放,變得同世上其他和平時代建立的政權的思維一樣了,對老百姓的束縛解除了,社會上人民的批判思維和創造能力才能發揮出來。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