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價格不斷上升,對低收入及綜援人士影響最大,有關注綜援人士團體稱,食物開支佔他們總支出逾五成,綜援戶為減開支,惟有購買劣質食物,或每天只進食兩餐,擔心長遠會影響健康。有家庭主婦表示,各種食材價格上升,買餸開支增約三成至每餐百多元,但食物是必需品,感無奈。
家庭主婦羅太表示,各種食物均加價,當中以豬肉的加幅最高,「以前買10蚊瘦肉,𠵱家要15蚊先買到,菜都加得好犀利,通菜要成10蚊斤,連豆腐都由兩蚊加到兩個半。」
「又冇可能唔食」
她指,每餐約花百多元購買食材,較兩個月前多數十元,「咁又冇可能唔食,惟有用多啲錢啦,如果自己煮都咁貴,出街食都係差唔多。」原太指,現時準備三餸一湯的晚飯約花100元,較以往多30元,其中肉類的加幅最高。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助理組織幹事歐陽達初表示,食物開支約佔綜援人士總支出50%,食物價格不斷上升對他們的影響極大,他指,政府2月將綜援金調高2.8%,即每人約加40元,遠遠低於物價增幅,部份低收入人士更未有加薪,他們只有購買劣質食物,或減少進餐次數,擔心因此引致營養不良及食物中毒。